航拍佔據八成市場月薪可高達六位數
無人機飛手『玩』進職業化
1月6日,在彩石鎮無人機訓練場上,周旗(化名)神情專注地操作著無人機設備,這是他的第一次實操培訓課。如果學習順利,1月底他就可以參加2018年AOPA(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無人機駕駛執照考試。『以前沒有證,飛了很多年,現在國家民航局和人社部嚴抓黑飛,所以必須要考證了。』周旗告訴記者。根據AOPA權威數據顯示,全國無人機駕照持證人數由2015年的2142人增至2017年的22743人。與此同時,無人機市場也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工信部發布的《關於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顯示,到2020年,民用無人機產業持續快速發展,產值將達到600億元,年均增速40%以上。合法、職業的飛行漸漸成為這一領域的發展趨勢。
1影視制作青睞航拍畫面
充電、檢查遙控器,將無人機放置在空曠的平地上,緩慢地推動無人機操縱杆……一架6個機翼的無人機緩慢地從地面上飛起來。這是無人機飛手丁嘉琪在為一個客戶拍攝宣傳片時,熟練操控一架多旋翼無人機(航拍領域廣泛使用機型)的場面。
作為一家傳媒公司的創始人,丁嘉琪成為濟南航拍圈裡『數得上名號』的人,同時也是持有AOPA無人機駕駛執照的專業飛手。打開他的電腦素材庫,一個個以航拍視角呈現的視頻映入眼簾。『這是馬拉松比賽時上百選手奮力奔跑的場面,這是我給一家政府機構拍攝形象宣傳的鏡頭,這是宜家開業時燈火闌珊的場面,這是春天植物園百花齊放的美麗景象……』
隨著無人機的普及,越來越多客戶喜歡在宣傳片或者電影中加入航拍畫面。『用客戶的話說,就是大全景比較有氣勢。』丁嘉琪說。目前在濟南,無人機主要用於航拍、植保、消防、電力巡線、地理勘測等幾大領域,其中航拍佔據八成市場。
2無人機使用漸趨常態化
2017年,周旗進入一家專門服務土地規劃部門的公司擔任無人機飛手。日常工作中,他負責駕駛無人機在要求測繪的土地上方沿著規劃線路飛行。無人機上載有拍攝設備,錄入的視頻自成二維或者三維影像圖,記錄著這片土地的海拔、長度等信息。周旗介紹,近年來,土地勘測對無人機的使用趨於常態化,前景廣闊。2017年也是標志性的一年。此前,國家沒有強制要求無人機飛手持證飛行,2017年8月後一系列禁止『黑飛』的政策落地,周旗和他的同事都加入了考證隊伍。
山東青蛙智控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秀軍的業務范圍涉及土地勘測、研發、銷售等多個領域。他告訴記者,近年來,土地勘測、消防等行業對無人機應用市場逐步放開,給予企業更多參與的機會。目前,該公司已培育出10餘名能提供相關服務的飛手。『無人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勘察測繪工作中,既降低交通成本,也提高人身安全。比如施工前,利用無人機查看橋洞是否有霧,或者觀察黃河含沙量的變化、橋梁是否變形等。』
3違規飛行或被強行擊落
『取得無人機執照的意義,相當於一名司機考取一個駕照。』丁嘉琪拿著他考取的AOPA執照(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合格證)向記者展示,上面除了標注姓名等基本信息外,還有駕駛員等級、編號、無人機等級信息。目前,擁有無人機駕駛證頒發資格的單位一種是『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這類官方機構,另一種則是大疆無人機這類有知名度的無人機銷售公司。
考取執照僅是第一步,在每次執行飛行任務時,還要向相關部門報備。丁嘉琪介紹,飛手在飛行前首先需要登錄優雲監管平臺申請空域,然後輸入飛行時間、經緯度、飛機編號等信息。填完信息後,相關部門會在12小時內批復。未獲准飛行的無人機,被相關單位雷達監測到後,可能被強行擊落,其機主也將承擔法律責任。4專業飛手考證比例上昇
山東省計算機中心無人機培訓中心是省內權威的官方培訓機構之一,每月6日都是培訓班開課的日子。教練員荀傑與往常一樣,一大早就把裝滿設備的車開到位於彩石鎮的訓練場上,一邊檢查設備,一邊等待學員來上課。
課堂上,荀傑向學員們介紹,按照培訓流程,學員要先進行5天的模擬器訓練,然後進行3天的理論學習以及後期的實操訓練,最後進行科目一至科目四的考試。執照分為視距內、超視距(無人機脫離視線)、教員(最高級)三個級別。『今年的課程比往年更加嚴格,國家對無人機的考試門檻提高了,意味著難度也會增加。』2017年,荀傑培訓的學員通過率為87.5%,他預測今年可能會低於這個數字。
雖然考試難度增加,但學員報名熱情卻不減反昇。他透露,2017年以前,大部分學員學習無人機一方面為了就業,一方面為了興趣。近兩年來,從事此行業的專業人士比例逐漸增加,很多已經從業多年的人又回過頭來考證,年齡集中在30歲左右。5飛手月薪或達10萬元
無人機從業者是否屬於高薪階層?近日,《無人機飛手月入10萬》的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多年從事培訓行業的荀傑結識了一批優秀的無人機飛手。他透露,『確實有一部分人能拿到10萬元月薪。有些飛手一天拍一部片子就收入幾千元。』對於同樣從事航拍的丁嘉琪來說,『月入10萬元的活不是每天都能遇到。無人機飛手只有跟有實力的劇組或者單位合作,纔能拿到這麼高的薪資。一般飛手大多月薪為一兩萬元。』同樣是無人機飛手,服務不同的行業也有不同的薪資標准。趙秀軍透露,從事植保、測繪行業的飛手薪資水平低於航拍領域,一般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間。
高薪背後掩藏著高風險。如今,丁嘉琪對於2017年10月跟劇組去青島拍攝海景的遭遇還記憶猶新。一名搭檔操控無人機時,由於疏忽一把將無人機推上高空,機器瞬間失控,而後失聯。『劇組的無人機大多攜帶著價值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拍攝設備,一旦失控甚至跑丟了,輕則造成經濟損失,重則造成人身傷害。對於無人機飛手來說,高薪背後也擔著高風險。』丁嘉琪說。 (本報記者張帥)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