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三代人為國築『長鷹』
2018-01-11 14:12:15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姚曉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三代人為國築『長鷹』

  ——記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機團隊

  在現代國防和軍事作戰中有一種『鷹』,它飛得高、看得遠,能在萬裡之遙不分晝夜、源源不斷地傳回信息,常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威力,這就是無人偵察機。

  北航無人機團隊在川西高原測試數據。圖片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傳部提供

  夜幕下的『長鷹』系列某型號無人機。圖片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傳部提供

  第一代無人駕駛飛機北京五號。圖片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傳部提供

  無偵-5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圖片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傳部提供

  2018年1月8日上午,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長鷹高原型遠程無人偵察機系統』摘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伴隨如雷的掌聲,項目第一完成人、北航無人系統研究院教授向錦武接過了鮮紅的獲獎證書。事後,向錦武久久不能平靜。他說,那個時刻,他想到的是北航無人機團隊孜孜以求的『長鷹夢』。因為,這個夢,三代北航人已經構築了60多年。

  三代人圓了『長鷹夢』

  『長鷹』系列無人機已先後獲得2009年度、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它的誕生,使我國成為繼美國、以色列之後第三個自主研制出遠程長航時無人機的國家,將我國無人機設計、制造、試驗水平提昇至國際一流行列。

  作為『長鷹』系列無人機的總設計師,向錦武說,『長鷹』振翅高飛的背後,是團隊100多人長達18年的不懈付出,更是北航60餘年無人機研制的深厚積淀。

  1956年,錢學森參加首屆北航科學大會,為北航指導專業設置,並定下『十大工程』的任務。北航人懷著航空強國理想,夙興夜寐,刻苦攻關。北航師生在『一無資料、二無經驗、三無設備』的艱難情形下,摸索前進,硬是在學校的加工車間中造出了無人駕駛飛機控制系統需要的上萬個零件。1958年7月到1959年2月,中國第一個無人駕駛飛行系統順利完成三個階段試飛,實現了中國無人駕駛飛機歷史上『零的突破』。這個項目組的總指揮、總設計師文傳源自豪地說:『大鵬勁搏凌霄志,紅日高去飄彩雲!』

  北航人的『長鷹夢』,由此開始。

  時鍾撥回到20世紀70年代。北航無人機持續『修煉內功』,在無人駕駛飛機發動機研制成功的基礎上,總設計師兼總指揮楊為民帶領千餘名師生奮斗近十年,將『長鷹夢』化為我國最早研制成功的高空無人駕駛照相偵察機,並於1972年首飛。它是我國最早裝備部隊的無人機,至今仍在為國效力。

  伴隨『長鷹夢』不斷傳承延續,北航無人機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創造了中國無人機歷史上若乾個『第一』。進入21世紀,以向錦武為代表的北航無人機團隊接過衣缽,自主創新,經過十多年艱苦努力,在國內首次突破了大型長航時無人機系統系列關鍵技術,建立了我國完全自主的無人機系統技術體系。我軍目前航時最長、航程最遠、戰技綜合指標最優的無人機即出自北航無人機團隊之手。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