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地扶貧搬遷挪『窮窩』
在拓寬產業促進增收的同時,『住得好』也被進一步提上日程。
由於白塔畈鎮山場面積大,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直以來,村民上學、通訊、生產生活總是困難重重,成為了脫貧路上的一大『攔路虎』;加上集鎮規模不斷擴大,就業機會較多,深山區貧困人口進一步向集鎮集中,異地搬遷成了當地扶貧的一種快捷的方式。

白塔畈鎮劉衝村村民蒲秀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傅曉羚攝
白塔畈鎮劉衝村的村民蒲秀琴始終記得搬遷新居之前住的破草房,一到陰天就漏雨,幾乎難以度日。回憶起以前的居住環境,村民吳秋雲更對『交通不便,道路不好,沒有自來水』印象深刻。

白塔畈鎮劉衝村村民吳秋雲的母親所居住的新家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傅曉羚攝
據了解,2016年,鎮政府動員D類危房貧困戶、無房戶到中心村莊安置點建房,確認了2016年304戶、2017年28戶作為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同時,還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房屋拆除重建戶均予以萬元以上的補助。以劉衝村為例,2016年,劉衝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期已建成住房60套,解決了60戶245人的安全住房問題,其中貧困戶16戶57人,一般危房戶35戶173人;而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的4戶9人均已入住,道路硬化等配套工程完成了招標,正在准備建設中。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金寨縣考察脫貧工作時曾指出,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來抓。要強化目標責任,堅持精准扶貧,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
在白塔畈鎮,通過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貧搬遷,越來越多村民正一步步實現『住有所居』。

劉衝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樓房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傅曉羚攝
也是在2016年底,蒲秀琴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房子,成為劉衝中心村莊一排排二層小樓內的住戶之一,廚房、客廳一應俱全。用她的話說,『有生之年能夠住進這樣的房子』,是一件從來沒有想到的事。如今,除了種植、銷售板栗、茶葉等產品,她在閑暇時期還會應聘村內的公益性崗位『打零工』,做個護路員,或是保潔員。新的一年裡她期待著,未來的日子生活質量會一天比一天更好。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