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
隆冬時節的隴原大地陽光普照。又到了孩子們最開心的戶外活動時間,甘肅省靜寧縣甘溝鎮馬坡村幼兒園的操場上一片歡聲笑語。孩子們身後是窗明幾淨的教室,空調、多媒體設備一應俱全,書架上整齊排列著繪本圖書。而在幾年前,村民們哪敢想,孩子們在家門口就可以擁有如此優越的教學環境。
馬坡村幼兒園的變化是甘肅實施教育精准扶貧政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甘肅堅持把發展教育作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治本之策,既著眼當前短板問題,又兼顧長遠發展,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學段的教育精准扶貧政策體系,全力推進脫貧攻堅。
幼兒園讓孩子『大變樣』
對馬坡村村民劉紅霞來說,兒子靳鑫進入馬坡村幼兒園之後的每一天都充滿驚喜。『孩子原來不喜歡說話,現在在幼兒園學了兒歌、畫畫回來都給我們展示,變得敢於表現自己了。』劉紅霞現在經常到幼兒園參加親子活動,欣喜地看著兒子在家門口的幼兒園『大變樣』。
2016年,在甘肅省抓農村教育發展短板,重點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向行政村延伸的政策指導下,馬坡村幼兒園落成。目前,馬坡村所有適齡幼兒都已入園。
硬件設施配備齊全,軟件設施也不能落後。從教35年的溫小香老師對幼兒園課程的調整深有感觸:『原來的課程有很多死記硬背的部分,現在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孩子們能學到更多,也更愛上課了,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截至2016年年底,甘肅省幼兒園數量、在園幼兒人數、教職工規模、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和優質示范園數量與2010年相比均實現『五個翻番』,農村學前教育大變樣。
互聯網打造『陽光課堂』
上課鈴響起,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堡中心小學的鄭紅亮老師打開直播系統,開始了新一節美術課。此刻,她的學生們正在十幾公裡外的30多個教室裡同步收看直播,並在助教老師的幫助下跟著屏幕上的鄭紅亮一起制作賀卡。
這樣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正是如今偏遠山區的課堂實景。2017年秋季開學後,定西市安定區各學區建立『陽光課堂』聯盟,按照統一的課程表通過網絡直播完成音樂、美術、安全教育等課程教學。目前,安定區19個學區基本實現網絡直播課堂全覆蓋,甘肅全省3390個教學點實現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享。
李家堡學區校長邵錦堂介紹:『網絡直播課堂解決了山區藝術類課程開不起來、課時不足問題。』
寧遠學區中心小學的音樂老師魏雨婷對互聯網教學調動師生積極性感受頗深。她說:『現在要帶幾十個班,我更有壓力也更有成就感。音樂課現在有伴奏、領唱還有音樂知識,孩子們勁頭更足了。』
『輸出一人,脫貧一戶』
靜寧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畢業生王媛兩年前重回母校,擔任數控專業老師與校團委副書記。談到自己的經歷,王媛感慨不已:『當年中考失利我心灰意冷,來到職校後,聽說這裡既學專業又學文化課,我就堅定了信心想考大學。』經過3年的刻苦努力,王媛順利考入蘭州交通大學,從中考落榜到考上大學本科再到母校青年教師骨乾,王媛憑自己的努力改寫了人生。
同為職校學生的王伏帥則運用專業知識幫全家增收。王伏帥進入職校就讀園藝專業後,家裡在她的指導下蓋起溫室大棚,發展油桃、杏等多種果樹種植,並通過低溫誘導技術提前一個月上市,『多虧了女兒,現在我們真是靠技術吃飯了。』她的父親王武高興地說。
近年來職教中心堅持職業教育與產業扶貧深度融合,加大『訂單式』培養力度,貧困家庭學生就業率達到100%,真正實現了『輸出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甘肅推行教育扶貧政策以來,學前三年入園率、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入學率等基礎教育主要指標均居全國前列,革命老區教育也在資金和政策支持下實現跨越發展。甘肅省教育廳廳長王海燕表示,甘肅將為培養勇敢且自信面對未來的時代新人繼續努力。
《光明日報》( 2018年01月17日01版)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