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7日訊 今天,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聯合推出2017年第四季度CIER(中國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出爐。總結來看,大致為一句話——2017有遺憾,2018很樂觀。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比上年同期加快0.6個百分點。同時,8家權威機構對2017年四季度GDP平均預測值為6.7%,趨勢企穩。得益於宏觀經濟的利好環境,雖然本季度為全年中的傳統求職『淡季』,申請人數持續下降,但因同期企業用工需求持續增加,本季度CIER指數上昇至高點,達2.91。總體來看,與上季度預測相一致,本季度景氣指數持續向好,但結構矛盾依舊突出。
2017年四季度就業景氣指數持續走高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發布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基本情況時表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國民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生產需求平穩增長,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質量效益持續提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穩中向好態勢趨於明顯。具體表現為,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9%,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和三季度的GDP增長均為6.9%,尤其是第三產業,增長達7.7%~7.8%,八家權威機構對四季度的GDP預測也較為樂觀,預測平均值為6.7%。從就業市場的景氣指數來看,一季度CIER指數為1.91,雖呈現季節性回落,但要高於去年同期水平;二季度受企業用工需求增加,以及求職申請人數下降的影響,CIER指數上昇至2.26;進入第三季度,受宏觀經濟增長的持續影響,企業招聘人數出現小幅上昇,而同期的求職申請人數出現一定程度的回落,使得CIER指數上昇為2.43;第四季度得益於宏觀經濟指標趨穩的利好環境,雖然本季度為求職的『淡季』,申請人數持續下降,但本季度企業用工需求持續增加,令CIER指數上昇至有史以來最高值2.91,同時,根據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全國用工需求同比增長達39%,也呈現出需求增加,形勢向好的局面。CIER指數的變化趨勢與上季度預測相一致,表明當前就業形勢持續趨好。總體而言,2017年就業形勢好於過去年份。
行業之間『天溝』差距有所緩和總體來看,本季度不同行業之間的就業景氣極化程度有所緩和,CIER指數最高和最低行業之間的差別倍數,由上季度的28倍降低為本季度的14倍。由排名結果顯示,2017年第四季度就業景氣最好的仍為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其它就業景氣較好的行業為交通/運輸、保險和中介服務等,這些行業與上季度相比,排名和CIER指數變動較小。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專業服務/諮詢(財會/法律/人力資源等)、基金/證券/期貨/投資等行業CIER指數持續小幅上昇。在就業景氣較差的行業中,印刷/包裝/造紙、電氣/電力/水利、檢驗/檢測/認證等行業的CIER指數仍然偏低。儀器儀表及工業自動化、辦公用品及設備、租賃服務、物業管理/商業中心等行業排名略有調整,CIER指數有所上昇,但仍在就業景氣較差行業中。值得注意的是,能源/礦產/采掘/冶煉仍未出現在就業景氣較差的十個行業中,第二季度CIER指數為0.60,第三季度為1.84,第四季度為1.68,就業形勢向好的趨勢明顯。
哈爾濱等二三線城市成求職新沃土
按照2017年《第一財經周刊》最新發布的『中國城市新分級名單』對55個樣本城市進行分類,得到不同城市等級2017年第四季度CIER指數。2017年第四季度的CIER指數仍呈現一線、新一線、二線以及三線城市依次遞增的趨勢,並且各等級城市CIER指數的環比均有所上昇。其中,一線城市的CIER指數為0.85,表明目前在一線城市中,企業招聘需求人數要少於求職申請人數;新一線CIER指數為1.44,表明企業招聘需求多於求職申請人數;而在二線城市CIER指數超過2,三線城市CIER指數更是超過3,表明在這些城市中,企業招聘需求人數要明顯多於求職申請人數,就業形勢相對較好。這一趨勢可以從智聯招聘用人需求數據中得到進一步印證。2017年第四季度一線城市在線招聘職位數同比負增長,為-6%。而新一線在線職位數上漲51%,三線、四線城市的職位數則同比分別大漲125%和395%。結合實際情況可知,以北京和上海為代表的一線城市中戶口指標在逐漸收緊,而新一線城市為代表的就業市場第二陣營,則以各種豐厚的待遇和落戶條件,吸引百萬大學生及高端人纔回流就業創業。綜合多方面因素,新一線城市、二三線城市就業形勢相對較好,正在成為求職新沃土。
大型企業景氣上昇小微企業下降
2017年第四季度大型企業CIER指數最高,為2.61,就業形勢相對較好;小型企業CIER指數最低,為1.34,就業形勢相對較差。中型和小型企業的CIER指數接近1,表明中小型企業的招聘需求與求職申請人數的供需整體較為匹配,就業形勢相對穩定;而大型和微型企業的CIER指數相對較高,表明這些企業中,招聘需求人數要多於申請人數。從CIER指數的環比變化來看,本季度大型和中型企業的CIER指數環比有所上昇,而小型和微型企業的CIER指數環比有所下降。其中,大型企業的CIER指數上昇幅度較為明顯,從2017年第三季度的1.90上昇為第四季度的2.61,與上一季度相比,大型企業近期用工需求增加,就業形勢有所改善;而微型企業的CIER指數下降幅度較為明顯,從上季度的2.27下降為本季度的1.96,主要由於企業用工需求人數環比下降了51.7%,而求職申請人數環比增加了2.4%,因此CIER指數有所下降。
外資企業雖低位但景氣指數上昇明顯2017年第四季度民營企業的CIER指數仍最高,為1.63。此外,股份制企業、國企、合資企業和上市公司的CIER指數要高於1,分別為1.47、1.30、1.43和1.50,表明這些企業招聘需求人數要高於求職申請人數,就業形勢相對較好。而外商獨資企業的CIER指數最小,為0.93,表明求職申請人數略高於企業需求人數。從環比情況來看,本季度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由於用工需求下降,CIER指數略有下降;國企和合資企業的CIER指數略有上昇;上市公司和外商獨資這兩類企業的用工需求大增,就業形勢有較大的改善,其中,上市公司第四季度在線職位量環比增加了138.0%,CIER指數由第三季的0.65上昇到本季度的1.50;外商獨資的CIER指數盡管仍處於低位,但已有明顯回昇,從3季度0.59上昇為4季度的0.93。智聯大數據顯示,2017第四季度民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招聘需求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主要原因在於,目前成熟的互聯網巨頭以及蓬勃發展的高科技公司多為民營和股份制企業,這類企業在快速發展中依托政策支持和科技前景,釋放出更多的用人需求。
2018年就業形勢預測總體樂觀利用計量經濟模型,剔除主要由於人口結構變遷所造成的CIER指數的長期上昇趨勢,以及由於企業招聘和求職者申請的季節性變化等因素,2017年第四季度CIER指數(周期成分)與上一季度基本持平,但高於2016年同期水平。這一特征表明,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基於計量模型的預測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CIER指數將出現季節性回落,第二季度與第一季度基本持平,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將保持上行態勢。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