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就業創業政策力度再加碼 多省發出就業紅包
2018-01-16 14:10:5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范昊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就業創業政策力度再加碼多省發出就業紅包

  制圖:沈亦伶

  多省發出就業紅包,惠及各類人群

  就業創業政策力度再加碼(政策解讀·聚焦群眾所想所急③)

  48歲的武鋼集團職工胡艷玲,家庭負擔較重,生活非常困難。得知自己被分流,她非常失落,感覺生活失去了依靠。『很快,就業部門工作人員就知道了情況,主動對接我。』根據家庭情況、工作技能和就業意願,胡艷玲免費參加了經營管理知識培訓。她申請了2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開起了一家通信器材超市。現在,超市已收回成本,每月盈利6000多元。

  餘黎,大學畢業後和6個年輕人創立了雷雲科技公司,研發網絡軟件、AR互動設備。由於融資困難、股權處置及成本控制等經驗不足,企業研發和管理出現問題,一些合作伙伴離開了。『最困難的時候,相關部門上門了解情況,組織網絡開發和企業管理方面的創業導師免費指導我們。』餘黎介紹,在就業指導部門推薦下,公司拿到了兩家機構250萬元的風投資金。從只有幾個人、10萬元資金,到年產值500萬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近300人就業,雷雲科技如今成了企業新秀。

  作為傳統老工業基地,又是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密集的城市,武漢正在轉型昇級,既要解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問題,又要為打造中部崛起戰略支點吸引優秀人纔。『今年,我們的任務依然艱巨。』武漢市勞動就業管理局局長鄒強說。

  妥善安置去產能行業的分流職工,為就業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優化農民工勞動環境,健全就業困難人員精准幫扶的工作機制……新的一年,各地相繼開出『勞有所得』民生清單。

  2018年,創業政策紅包大。河北在年底前,每個縣市區至少建設1家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河南進一步優化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業環境,扶持外出務工人員返鄉下鄉創業20萬人,力爭帶動就業200萬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0億元。雲南今年起每年重點培育建設3個省級創業園示范基地,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的補助資金……

  2018年,一技在身獎勵多。山東出臺政策,不低於70%的成果轉化收益要用於獎勵科技人員。『湖北工匠』首次開評,每人獲省政府表彰重獎50萬元。福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正式施行,允許研究開發機構、高等院校等事業單位轉化科技成果所獲得的收入全部留歸本單位……

  2018年,勞有所得有兜底。青海今年起將重點企業穩崗補貼標准上調至70%。四川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提至每人1200元。遼寧全省執行最新調整後的最低工資標准。上海制定欠薪單位『黑名單』……

  在全國層面,記者從人社部獲悉:2018年促進『勞有所得』主要有以下重點——

  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政策,推動政策落地見效。把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擺在突出位置,全面提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擺在首位,紮實做好去產能職工分流安置、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困難人員幫扶等工作。深入研究加快暢通勞動者社會性流動的政策措施,解決好性別歧視、身份歧視問題。

  加快人纔強國建設步伐。加快主體職稱系列改革步伐,落實好分類推進人纔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繼續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加強職業資格監管。落實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政策。做大做強高層次、高技能人纔隊伍。

  穩慎推進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完善體現不同職業群體特點的工資收入分配政策為核心,加強制度設計。擴大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研究建立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調查比較制度。

  此外,春節臨近,工程建設領域又將迎來工程款、工資款的結算高峰,欠薪問題可能多發頻發。人社部近日召開視頻會,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以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行業為重點,組織力量加大欠薪隱患排查力度,摸清欠薪問題底數。對排查發現的問題,要根據欠薪成因和特點,分類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依規限時予以解決。進一步健全欠薪應急處置機制,防范因欠薪問題引發群體性事件。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