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手握公平的『放大鏡』,審視證據以防差之毫厘;她置身於正義的審判臺上,為迷途少年點亮人生燈塔;她是失足少年心中的知心姐姐,又是罪錯少年眼中的『法官媽媽』。這位兼具母性柔情、公正之心、博愛情懷的法官名叫陳海儀,是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少年家庭審判庭庭長,最近剛獲授『南粵楷模』榮譽稱號。
20多年的法官生涯中,陳海儀審判了上千名失足少年,經她悉心幫教過的上千名少年犯,出獄後沒有一人重新走上犯罪道路,其中30多人還考上大學。在陳海儀這裡,上演了太多從『一失足成千古恨』到『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人生蝶變故事。
用『放大鏡』看證據:
1%的誤差會致100%的不公
2011年11月的一天,天剛蒙蒙亮,貴州省綏陽縣的長途汽車站內,兩名身著法官制服的女同志坐上了開往黃楊鎮的班車。這兩人就是法官陳海儀和她的書記員。原來,陳海儀承辦的一宗搶劫案件裡的被告人小胡涉嫌劫殺出租車司機並多次盜竊。在法庭上,小胡辯稱自己的年齡與公訴機關指控不符,在家鄉農村,出生日期都是報農歷,身份證上卻誤記為公歷的,前後相差一個月。雖然殺人搶劫時他已年滿18歲,但盜竊時不到18歲。
如果小胡所言屬實,刑法規定應當對其所犯盜竊罪從輕或減輕處罰。刑罰關乎自由,1%的誤差對被告人就是100%的不公,而即便這一點點的不公正也會給這些涉世未深的未成年被告人心中種下對司法不信任的種子,於是陳海儀有了這趟貴州之行。
然而,到達鎮上派出所後,民警表示上世紀90年代戶籍管理還沒聯網,具體情況要到村裡了解。她們連忙趕到村裡,沒想到村主任不配合調查,說『城裡的法官咋不嫌麻煩,跑這麼遠,就為這點事』,還稱反正出了命案,判坐牢也不冤。『愛較真』的陳海儀說:『法院判刑是以事實為依據,對查明事實容不得一絲一毫含糊!』駐村大學生村官被法官的執著感動,主動請纓帶法官找到了小胡的奶奶和鄰居。天黑時,村委會終於開具了小胡身份年齡的調查證明,此時的山野中已是點點燈火。
後來,小胡因搶劫罪被判死緩,因犯盜竊罪時不滿18周歲被從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兩罪並罰決定執行死緩。聽說法官去家鄉核查了自己的年齡,還帶回了爺爺奶奶的掛念。這一切讓小胡眼圈紅了,當庭表示服判不上訴。
這只是陳海儀法官經辦的成百上千宗案件中的一個縮影,20多年的少年審判工作讓陳海儀養成了較真兒的職業習慣。『法院判刑以事實為依據,對證據的調查要盡力做到毫厘不差』,這是她心中不可逾越的原則。
強調修復性司法:
少審不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在陳海儀看來,少年審判不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不是說我把鞭子高高舉起,然後判得很輕,就輕輕放下。』她解釋說。
2017年,陳海儀審理了一宗未成年人搶劫案。該案因早戀引發,阿祥(化名)懷疑女友和他人曖昧,約了網上結識的三人,『教訓』女友,幾人最終均觸犯刑法。一審法院判決兩名未成年被告人為主犯,均判處有期徒刑兩年。
被告人上訴到廣州中院,陳海儀經過庭前調查發現,兩名未成年被告人都是在父母早年離異的家庭中成長,缺乏親情關懷。
其中,時年15歲的阿祥,兩歲時母親就離家出走,父親一直在上海打工,爺爺奶奶對他疏於管教。阿祥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關愛,因懷疑女友『劈腿』背叛,聯想到此前離家出走的母親,由此產生報復心理。另一『主犯』——16歲的阿娟(化名),父母離異後,母親沈迷於跳廣場舞,怠於管教,阿娟夜不歸宿也無人理,而阿娟也曾在校園遭受欺凌,並被強行灌酒。
『他們是施暴者,也是問題家庭的受害者。』感到痛心的陳海儀認為這兩名未成年犯並非天然的壞孩子,應該給他們改過的機會。在經過詳細的社會調查,促使被害人與被告人達成刑事和解,並落實嚴密的監管幫教措施後,經過二審,她改判緩刑。
或許有人質疑,對未成年被告人『輕輕放下』,對被害人是不是另一種不公平?
『實際上,我們是「高高舉起」,「謹慎放下」。』陳海儀說,『高高舉起』之後,作為法官,還要做許多鋪墊工作,努力修復被破損的社會關系。
在阿祥和阿娟的案件中,陳海儀多次聯系被害女孩的家人,最終兩名未成年被告人的監護人給予被害方一定的賠償,獲得了被害女孩及其家人的諒解,破損的社會關系得到及時修復。
『修復破損的社會關系是我們對未成年被告人「謹慎放下」的前提。少年家事審判庭審理的刑事案件,都非常注重這一點。社會關系破壞了,如不及時修復,被害人的誤解仍將存在,積怨還很可能越來越深;及時修復破損的社會關系,也有利於讓未成年被告人懂得對被害人要承擔責任,有利於其今後的改造。』在陳海儀看來,修復性司法的廣泛運用,是近年少年審判的一大進步。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呼蘭區: 加大學前教育投入 破解『入園難』2021/09/07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