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2月25日電 題:為青年打好中國底色逐夢新時代——上海大學思政課為什麼『紅』
新華社記者吳振東、白少波、張千千
『思政課居然可以這麼上!』近日,上海大學一堂『時代音畫』通識課上,該校社會學院和音樂學院教授聯袂,用音樂旋律和歷史回顧,聲情並茂地講授了『國歌如何一路走來』。整個課堂學生爆滿,『蹭課族』只能席地而坐。不少學生聽完課後表示,原以為沈悶悶的課堂,沒想到卻是熱騰騰,收獲滿滿,時間也轉瞬即逝,總感覺沒聽夠。
思政課如何上纔能『圈粉』?如何發揮思政課在高校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作用?上海大學探索出了全新模式:教師告別單兵作戰,『項鏈模式』力促跨學科聯袂授課;量身定做課程,價值引領與專業知識結合為青年打好中國底色,逐夢新時代。
『國歌』裡聆聽時代脈搏
從晚清時期《普天樂》《頌龍旗》等帶有禮樂色彩的『國歌』,到雄渾激昂的《國民革命歌》《義勇軍進行曲》,記者看到,『時代音畫』整堂課在兩位教授的配合下,話題導入、課堂主講、現場問答、網上互動等各環節如行雲流水。講授者不僅飽含知識,更引領聽眾感受國家、民族的時代發展脈搏。聽課者熱情參與,學生樂團還現場演奏了《義勇軍進行曲》,全場齊唱國歌,把課堂氣氛引向高潮。
『《義勇軍進行曲》展現了中國近代史上那段血與火的淬煉,最能體現民族的斗志和決心。』上海大學本科生方曉聽完課激情滿滿地說,今天的大學生們要勇敢走在時代前列,成為奮進者和開拓者。』
有聽課教師表示,課程看似講授文藝作品,其實緊扣時代進程中的中國主題。音樂教授帶來了『藝術的眼睛』,社會學者帶來了『文化的眼睛』,共同使思政課堂更具思辨性、人文性、趣味性。
課程主策劃人之一、上海大學教務處副處長顧曉英表示,課堂成功的背後是授課團隊的艱苦付出,每次開講之前,課程負責人、主持人與主講教師都要一起備課,對教學內容、流程和方法進行精心設計,反復修改教學方案。
為『90後』量身定做思政課
據了解,今年初開課的『時代音畫』是上海大學『大國方略』系列思政課的組成部分。從2014年始設『大國方略』,到2015年『創新中國』,2016年『創業人生』,2017年『時代音畫』『經國濟民』,這些為『90後』大學生量身定做的『中國課』,開一門火一門,『蹭課族』席地而坐成為課堂一景。
『中國進入新時代,青年站在什麼歷史方位?如何迎接已經開啟的新時代?思政課必須回答好這個問題。』顧曉英表示,『大國方略』系列課正是從當今社會熱點和大學生迫切需求入手,努力引領他們感受時代、讀懂中國、養成家國情懷,在民族未來中看到個人的前途與責任。
『大國方略』課為什麼能『紅』?告別思政課教師『單兵作戰』,讓經濟、歷史、法學、文化、國際關系等各領域教授、學科帶頭人聯袂授課,無疑是其『圈粉』的重要砝碼。
顧曉英稱其為『項鏈模式』——思政教師如同『項鏈』基底,課堂上起著穿針引線、主持串場、引導互動的作用;名家大咖則是鑲嵌其上的『鑽石』,他們從各自專業背景出發,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科視角,形成了育人的集成效應。
讓思政課成為青年人生之路的指明燈
『上大學前,我生活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個小山村,後來考上大學、讀研究生、出國深造。我深深感到,正是得益於國家的快速發展,纔能實現自己更大的抱負。』不久前的『創新中國』課上,應邀授課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資助者張建華的一番講述,讓在場學子深受感染。『我相信,在這個時代,靠著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大放異彩。』有學生說道。
本科生肖暢在『創新中國』課上聆聽了上海大學無人艇團隊的科研經歷後,在感言中寫道:『我為整個團隊迸發出的團結和朝氣而感動,正如老師們所說「要有心懷為國的心,纔能成就大事業」,這句話將成為我創新之路上的指明燈。』很多學生表示,課程帶給我們的不僅是理論知識,而是共鳴感以及對未來的思考。
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協作組組長忻平認為,通過集體備課、共同教研,『大國方略』系列課真正做到了價值引領與專業知識的結合,做到了形散神聚。不同專業背景、不同人生閱歷的教師,在同一課堂回答同一主題,把道理融入故事,用故事講清道理,以道理贏得認同,使思政課的說服力感染力不斷增強。
上海市教委表示,正在積極開展試點,支持高校推出更多『中國系列』品牌課程,使之成為廣受師生歡迎的『熱門課』,並將通過推進集體備課等多種形式,把十九大精神全面融入多樣化的思政課堂教學之中,努力為當代青年打好中國底色,逐夢出彩新時代。(參與采寫:牧小湘、王鍾毅)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