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84歲教授站3小時上最後一課 一句話讓人肅然起敬
2017-12-17 11:21:11 來源:央視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所謂『教授』:『教』時要『授』,示范最關鍵

  原定的上課時間是下午一點半到三點半,但由於蔣克鑄想講的內容太多,整整拖了一小時的堂。老人恨不得,把肚子裡所有的知識,都傾囊相授。

  原本准備了四個部分的內容,因為講得太細,做了很多備課內容以外的引申,結果只講完了第一部分。蔣克鑄為此挺不好意思的,臨下課,向同學們保證會將餘下的內容整理成文檔發給大家。

  蔣克鑄年輕時練過體操和跳水,而且水平很高,有一次在比賽中半月板撕裂,多年來膝蓋不便。在講課現場,大家四次請他坐下講課,但他總是擺擺手,一直堅持站著講了三小時。

  他認為站著上課是教師的基本素養,『只有站著上課纔能示范和演練。老師在寫題和板書的時候,學生同時在動腦。所謂「教授」,「教」時要「授」,示范是最關鍵的,不然與網絡授課又有什麼區別呢?』

  蔣克鑄習慣板書,雖然因為年齡大了,抬手畫圖時胳膊明顯地難以伸展開來,但他仍然一絲不苟,不肯簡化任何一個細節。

  講到工程實例時,蔣克鑄鼓勵同學們深入實踐纔能有真正的體會。他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張1米多寬已經泛黃的圖紙,這是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建設富春江水工機械廠繪制的圖紙。

  浙江大學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研一的學生陳斌也在現場聽課,『那張工程圖紙頁泛黃,折痕處有些撕裂,當蔣教授打開這張圖的時候,我忽然明白了什麼是設計精神。那是對設計的尊重,對技術的精益求精,並滿懷情懷與熱忱。』

  現代教育有個遺憾:一代人的經驗難留下來

  蔣克鑄不願意『享福』,他樂意和學生待在一塊兒。2008年老伴去世對蔣克鑄的打擊很大,正是在那時,他決定正式離開講臺。『那時對我來說唯一的寬慰就是我教的班畢業了,這也是我教的最後一個班。』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蔣克鑄很著急。他認為現代教育有個遺憾:一代人離開後,實實在在的經驗留不下來,現在的年輕人要重復我們以前走過的彎路。『我們每一個老教授都有一筆巨大的知識財富,應該傳承下去。我也想像孔夫子一樣周游六國,把畢生所學都傳給年輕人。雖然有學生覺得我嚴格,但只要還有一兩個學生願意聽我的課,我就要一直講下去。』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