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治理欠薪遇新挑戰 有包工頭成農名工工資卡掌控人
2017-12-14 09:53:54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李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過去被欠工資,現在被欠工資卡

  政府部門出臺的治理欠薪舉措,遭遇新問題新挑戰

  『一些包工頭成了農民工工資卡實際掌控人,如果說過去農民工被欠工資,現在可以說是被欠工資卡了!』12月8日,四川綿陽市總工會信訪接待室主任、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專職調解員徐強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無奈地說。業內人士透露,類似情況在四川多地建築領域勞務用工中十分普遍。

  今年8月,宜賓市總工會法律部就『幫助李秀雲等60餘名宜賓籍農民工追索欠薪』事宜致信綿陽市總工會。在四川,城際間工會聯動維權機制已實施多年,類似案件函接並不少見。深入了解案情後,從事工會法律維權工作多年的徐強嗅到了一絲不同,『政府的一些舉措奏效了,但是短板也暴露了出來』。

  據介紹,中鐵某局成都分公司承建西成4標段客運專線項目,羅某(宜賓市高縣人)於2013年9月以掛靠另兩家公司的名義,分包西成鐵路專線XCZQ-4-2標段兩處勞務工程,並先後組織宜賓、雲南、廣元等地的60餘名農民工進場施工。調查核實,項目部根據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建設部聯合下發的《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支付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所有項目農民工工資全部辦理農民工個人銀行(工資)卡,並對農民工工資進行統一撥付。然而,包工頭羅某卻將農民工個人工資卡集中收回、私設密碼、自行支配,很多農民工甚至不知曉辦卡情況。除此,項目部曾與羅某口頭協商臨時停工生活費標准,但羅某私下向農民工承諾虛高工資,引發雙方爭議。

  為根治欠薪『痼疾』,從2014年開始,四川省推行以總包企業直接發放農民工工資為核心的企業責任制,對工資款和工程款進行制度剝離和物理隔離,以此鎖定農民工工資支付關系。此舉被認為抓住了農民工欠薪問題的牛鼻子,國務院和人社部也將這一內容寫進相關文件向全國推廣。在上述案件中,綿陽、宜賓兩地工會為60餘名農民工維權時,正是依據這一舉措,最終確定由承建單位中鐵某局成都分公司先行支付欠薪,再向法院對包工頭羅某提起訴訟解決糾紛。目前,欠薪發放工作已經啟動,並將在年底前全部落實。

  不過,此案也暴露出政府舉措在辦理環節和監督程序上仍有未盡之處,而包工頭仍是農民工欠薪問題最難規避的風險環節。業內人士指出,農民工因權益意識淡薄而任包工頭擺布僅為表象,根本原因在於工程招投標以及用工管理等仍未實現真正的科學規范化。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