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重慶『10塊錢醫生』:鄉親需要我 就堅持下去
2017-12-10 13:01:26 來源:重慶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因為被毒蛇咬傷造成了右手殘疾,吳華換成左手寫字。

  兩天6次藥總共9.67元

  42歲的陳善國也來排隊看病。他肚子痛、渾身無力,好幾天了,無奈從大足城區回到老家休養。60多歲的父親實在看不下去,硬把他帶出來看病。『病都是拖嚴重的,再不看不准回家。』

  父親的表情看似嚴厲卻充滿了關愛,吳醫生一邊招呼陳善國坐下,一邊和他聊著病情。同樣是上呼吸道感染引發各種問題,吳醫生感覺有些棘手:『年輕人生病了不要拖喲,拖嚴重了後面就不好治了。』

  這一次西藥處方更便宜,兩天合計6次的藥,總共9.67元。精確到粒的穿心蓮片,一張張白色的紙平鋪在桌子上,吳醫生熟練地用左手拿過藥瓶,一粒一粒地把藥倒出來,又一粒一粒地放在白紙上,一顆不多一顆不少。

  配好藥後,吳醫生用左手熟練地將藥包起來,放入一個乾淨的塑料口袋裡,遞給陳善國。

  10元錢遞了過來,吳醫生准備找補零錢。這時,陳善國和父親擺手:『纔幾毛錢,你去哪裡找補給我嘛,藥都那麼便宜了。』

  『不補啷個要得,鄉裡鄉親的。』吳醫生說。

  『在城頭,這點錢就是一個普通門診的掛號費,吳醫生,你就不要客氣了,感謝你。』父子倆終於在彼此推讓致謝中『贏得勝利』,離開了診所。

  臨走前,他們向記者說:『吳醫生人好,善良,經常有人賒藥沒給錢,我們這一點找補,算啥子嘛。』

  從事四十年的鄉村醫生工作,吳華已經習慣了泥濘崎嶇的山路。

  3000元造船劃船去出診

  吳華的家就在寶頂鎮大石村,從小生活在這裡的他,對當地村民求醫問藥的困難深有體會。

  11歲時的一天,吳華睡到深夜兩點,被右手鑽心的疼痛驚醒。父親打開手電筒,發現一條近1米長的『烙鐵頭』(毒蛇)從泥牆的縫隙溜走。由於沒錢醫治,中毒嚴重導致手臂化膿腐爛,吳華留下終身殘疾,也因此立志當醫生。

  初中畢業後,吳華跟著在衛生院工作的三叔吳全勝學中醫。因為右手殘疾,練習注射時,為了鍛煉左手腕的活動力,吳華拿紅薯和蘿卜練了一個月。

  自學3年後,1980年吳華被招為大足第一批鄉村醫生,還被推薦到衛校村醫學習班脫產學習半年,取得了鄉村醫生資格證書。次年,吳華的衛生室開張,從此他背著醫藥箱,開始了行醫路。

  離吳華的衛生室不到5分鍾的路程,是寶頂鎮化龍水庫碼頭,一艘鐵皮船停靠在岸邊。這是3年前,吳華花了3000多元錢打造的一艘船,目的就是方便去給周圍村莊的近萬名鄉親看病。

  因為右手殘疾,吳華只能左手劃船槳,右手兩個手指稍微使下力。『剛開始的時候,右臂使不上力,木船一直在岸邊打轉,練了3個多月纔把船劃出岸。』吳華的手滿是劃槳留下的繭疤。

  鄉親需要我就堅持下去

  如今,吳華的兒子已在重慶主城上班,愛人也在大足城區幫忙帶兩個孫子,家裡還有一位80多歲的老母親。為照顧母親,吳華堅持每天劃船,然後走一個半小時山路回家,就是希望老母親能每天吃上一口熱飯。

  吳華坦承,他的這份醫生工作,收入也很微薄,對絕大多數患者,他一般都會將藥費控制錢在10元左右。在中醫方面擅長治胃病的他,時不時會有人找上門來,這種胃藥一副幾百元,但要捏成藥丸子吃一個月,『這算是最貴的一種藥了。』據了解,經吳華治好的胃病患者,為數眾多。

  在大家眼裡,吳華是一位善良到不肯談錢的醫生。按照政策,鄉村醫生出診可以收取4元/人次的診療費,吳華基本上分文不取,除了收取基本藥物費外,村民的求診都當作義務服務。對於生活困難的村民,他連藥費也不收,有些村民寫下欠條,吳華也不追討。

  村民劉澤高和老伴都80多歲了,劉澤高患有耳聾,他老伴患有高血壓和類風濕,七八年來,每次夫妻倆過來拿藥,吳華對待都是『有錢就給點,沒錢就算了』。只要出診路過劉澤高家,吳華都會進去看看老兩口怎麼樣了,問一下他們需要什麼藥,記下來下次帶給他們。

  『我每個月有1200多元的補貼,兒子已成家立業,這些錢足夠支付我們老兩口和母親的開銷,很知足了。』吳華說。

  在重慶主城工作的兒子多次勸他到城裡去生活,都被他拒絕了。他的理由是,『村民對我產生了感情,這個地方也需要我,我就定下心來,在這個地方做下去。』

  『我們這個地方說不艱苦是假的,假如我不乾了,還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來。既然鄉親們需要我,我要把它堅持下去。』吳華說。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