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稱中國收入差距縮小:或提前兩年邁過高收入國家門檻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道 英媒稱,中國的收入差距自2008年以來有所縮小,獲益於社保投入增加、農村收入迅速上昇等因素。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5日報道,在中國,收入差距在下降。荷蘭資產管理公司NN投資伙伴的新興市場高級策略師馬爾滕-揚·巴庫姆指出,對教育和醫療的大規模投資以及針對較貧窮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巨額補貼項目』是近年來收入差距改善的原因。
世界銀行發展研究集團的高級顧問弗朗西斯科·費雷拉表示,中國的一部分情況是,『在傳統的沿海制造帶地區,薪資水平大幅上漲,以至於制造業活動開始轉移到內陸較貧困地區』,這提高了收入較低地區的薪資水平。
銘基亞洲投資策略師羅福萬同意這種說法,他說,『近幾年來,經濟較貧困地區的收入增速超過了較富裕地區,(也就是說)其他地區正在迎頭趕上』。
政府政策也發揮了作用。羅福萬表示:『這十年來,中國各地的最低工資水平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同時有大量資金投入到社會保障體系上。在5年內,教育、醫療和環境方面的支出全都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長。』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捨唐·阿赫亞表示,中國的農村收入也在快速上昇。
報道稱,農村收入快速上昇讓摩根士丹利現在預計,中國將在2025年邁過世界銀行制定的人均1.37萬美元的高收入國家門檻,較其之前的預測提前兩年。
世界銀行的研究顯示,就全球來說,從1820年到上世紀90年代,收入差距的程度穩步上昇,但從那之後開始下降,原因是新興市場崛起讓窮國薪資增速超過西方富裕國家的薪資增速。
報道稱,收入差距的下降不但本身具有重要意義,而且也可能對資產市場產生影響。
例如,在中國,政府正試圖使經濟擺脫對制造業和出口的過度依賴,轉向一個更多由國內消費驅動的社會。
荷蘭資產管理公司NN投資伙伴的新興市場高級策略師馬爾滕-揚·巴庫姆表示:『增長構成繼續迅速變化,轉向更多的家庭消費,後者已經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0%以上,並已經取代出口,成為資本資產投資也即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推動力。』
他認為,鑒於較窮的人比較富的人有更高的消費傾向,收入差距的改善將會加強這一趨勢,而中國政府改善公共醫療並加強社保體系的努力也應使低收入者有信心花更多的錢。
巴庫姆指出:『收入差距的改善正成為中國消費和經濟增長的一個日益重要的推動力。』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