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胡智鋒: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
2017-12-02 23:03:35 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宣講家網:十九大報告提出,提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藝創新,對此您是怎麼理解的?

  胡智鋒:原創力和創新,核心還是原創力。與原創力相對應的是抄襲、克隆、模仿,也就是非原創。作為一個大國,在文藝創作上不僅要有大國心態,還要敢於創新,敢於做前人沒做過、外國人沒做過,唯有中華民族能做的創新,這就叫原創。

  我們的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為世界帶來了獨特的文藝世界,顯現出中華民族了不起的原創力。近現代以來,我們也在文藝原創上也做了大量工作,無論是文學、戲劇還是影視,都有大量的原創力很強的作品,也出現一大批文藝大師。各領域文藝創作大師迭出,在文學方面,比如魯迅、郭沫若、巴金、老捨、曹禺等;在美術方面,比如徐悲鴻、齊白石等;在音樂方面,比如聶耳、冼星海、王洛賓等。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拓展,我們一方面鼓勵文藝原創力,另一方面由於產量越來越大,原創力顯得不是很突出,甚至在某些領域有原創力下降的態勢。比如電影方面,中國電影票房很高,產業能力很強,產業景觀喜人,但是真正原創力很強的中國電影劇作的並不多,很多還是模仿好萊塢,或者說還是在成熟的好萊塢商業體系帶動下自覺模仿、克隆的結果。電視綜藝方面,百分之八九十的中國電視綜藝節目缺乏原創力,都是移植國外的模板。我們自己的原創在哪呢?這幾年我們也慢慢有了自己的原創,比如《詩詞大會》《朗讀者》。

  因此,中國文藝創作要打造出『中國制造』『中國創造』,必須拿出中國人自己的原創力很強的作品,而不再依賴好萊塢,也不再依賴國外的節目模板,打造出展現中華民族原創力的中國文藝,特別是影視方面。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