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領航新征程】宣傳十九大,『鄉賢讀報團』在行動!
2017-12-01 14:21:52 來源:荔枝新聞  作者:劉嘉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十九大報告不僅有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也有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暖心惠民『紅包』。為了將十九大報告的內容宣傳到位,讓其精神深入人心,江蘇泗陽『鄉賢讀報團』的成員們迅速行動起來,立足本土,結合當地實際;融入群眾,在田間地頭設立讀報點,用心宣傳,把十九大報告精神送進百姓的心裡。

  【『鄉賢』領頭,打通了農村宣傳的『最後一公裡』】

  『鄉賢讀報團』是宿遷日報社泗陽記者站根據宿遷日報社黨委和泗陽縣委宣傳部的布置安排,經過多次調研,結合當下輿論宣傳工作實際情況,應時而生的,有效打通了農村宣傳的『最後一公裡』。『鄉賢讀報團』由老乾部、老教師、模范人物和村組乾部等組成,通過讀報宣傳打造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擴音器』。同時『鄉賢讀報』這一舉措也大大豐富了老乾部、老教師等老同志的精神生活,成為一舉多得的民生實事。

  泗陽縣李口鎮八堡村的鄉賢讀報點設在村民服務中心裡,這個讀報點每天都提供《人民日報》、《新華日報》、《宿遷日報》、《泗陽快報》等重要黨報黨刊供村民閱讀。再加上鄉賢們在這裡的生動講解,從而富有成效地宣傳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傳播了社會正能量,已在全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鄉賢文化。同時,這個鄉賢讀報點還成為村裡化解地方矛盾、維護基層社會穩定的重要平臺。

  十九大閉幕後,『鄉賢讀報團』的成員一吃過早飯,就聚集到讀報點,和村民們熱烈地談論起了十九大報道相關內容。在聽了讀報點負責人陳文科校長宣傳的十九大報告關於振興鄉村戰略的舉措後,村民們很是激動,紛紛表示,八堡村作為江蘇省首批最美鄉村、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首批試點村莊之一,發展已經很快了,變化已經很大了,村容越來越靚,村民越來越富。現在隨著十九大的召開,黨和政府又推出這麼多惠民、富民的好政策。瞧著吧,將來的鄉村又會迎來更好更快的發展,大家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

  除了這個讀報點,設立在村組中的『農家書屋』也是『鄉賢讀報團』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陣地』。在『鄉賢讀報團』的引導下,聚到這裡的村民悠閑地看看報紙雜志、聊聊生產生活,不僅加強了聯系,交流了情感,而且更新了思想觀念,增長了新的知識。由於十九大的召開,在來安街道戎宏寬的『農家書屋』裡,來這裡讀書看報的人特別多。這天,戎宏寬從一大早就忙碌了起來,擦桌掃地,將各類報刊進行歸類整理等,跑裡跑外不住手不住腳。『十九大召開了,大家都關心著國家大事,都想多了解新的方針政策,我這裡自然就更加「吃香」了,我又是「鄉賢讀報團」的成員,必須要服務好!』戎宏寬開心地說。隨後,戎宏寬和村民們坐到一起,認真閱讀刊有十九大報道內容的報紙,並且熱烈地探討起來。

  同一天,在袁大倫位於裴圩鎮的歷史民俗展示館裡,也是熱鬧非凡。富有民俗文化情節的袁大倫在退休後,看到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進入小康,而農村延用了幾千年的生產生活工具已被機械化、電器化所代替,承載那個時代歷史文化的諸多實物正在漸漸消失,這讓他和村民們很是失落。為了搶救、保護寶貴的民俗文化,袁大倫走村串戶,辛勤收集這些富有歷史信息的實物。通過十多年的艱苦努力,他搜集了許多頗有民俗特色的物品,創辦了『裴圩鎮歷史民俗展示館』。他的展示館』建立以來,已接待觀眾五千多人次。省、市、縣有關領導看後,都給予很高的評價。因而,他這裡也自然成為『鄉賢讀報團』的活動『主陣地』。午飯後,一些村民串門來到這裡,作為『鄉賢讀報團』成員的袁大倫也和村民們聊得火熱,邊讀報邊討論,句句不離『十九大報告』!

  【上門讀報,讓十九大精神溫暖人心】

  盧集鎮的『鄉賢讀報團』成員們,還特意來到嵇恩光博士的果園裡,和他一起聊起十九大報告相關精神。嵇恩光是個『80後』,皮膚被曬得黝黑。2008年,正在揚州大學攻讀園藝專業研究生的他,被導師派到東海縣研究與草莓相關的課題。期間,他萌生了回家鄉泗陽創業的想法。後來他用東拼西湊的資金,加上政策支持,回到泗陽承包了20畝地種起了草莓。除去人工、種子、農藥、肥料、地租等成本,當年每畝淨效益達2.5萬元。嵇恩光並不滿足,隨後又流轉50畝土地,試著種植從日本引進的高品質梨樹,也獲得了成功。隨著省級6個重點扶貧開發片區之一——成子湖片區幫扶推進的加快,受當地優惠政策吸引,嵇恩光決定把梨栽到成子湖片區,引導當地農民改變一麥一稻的種植結構,增加農民收入。2014年以來,他在盧集鎮先後承包了數百畝土地,種植梨、桃、?、棗、葡萄等果樹。

  嵇恩光在和『鄉賢讀報團』的成員學習了十九大報告中關於農村發展建設的內容後興奮地說:『十九大報告高屋建瓴地明確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這對億萬農民來說,就是一顆「定心丸」;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而言,這又是一粒「活絡丹」。這讓我們這些紮根鄉村的創業者,更加安心創業,更有信心創業!』

  和嵇恩光一樣感到興奮的還有莊圩鄉水八仙基地的老板,來自吳江的黃文華。10月22日,農歷九月初三,莊圩鄉逢集。這天上午,莊圩魚行,來自莊圩鄉農科村水八仙基地芡實與草魚混養池產出的第一批成魚上市,400多斤成魚不到一個小時被搶購一空。黃文華高興地對眾人說:『前天,村裡的鄉賢讀報團成員莊校長,專門給我讀習總書記在十九大上關於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長30年消息,我太興奮了!好家伙,這下我心安了,要長遠計劃,加大投入了。』

  黃文華口中所說的莊校長叫莊恆雲,是莊圩鄉『鄉賢讀報團』成員之一,他熱愛讀報,不僅自己讀得認真,對重要文章做標記,而且讀講給村民聽。當他看到十九大關於土地承包讀消息後,異常興奮。想到黃文華土地流轉合同快到期了,由於時間短,他不敢大規模投資,怕到期土地收回,趕緊告訴了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眾興鎮的社區居民楊豐美在聽到這一段時直豎大拇指,深有感觸。他家住的安置房綠都第一城小區緊臨城市森林湖公園,正是泗陽城區最好的地段。

  為了讓十九大報告精神能迅速傳播,深入人心,泗陽『鄉賢讀報團』的成員們迅速行動起來,結合百姓生活生產實際,生動解讀十九大精神。讓我們為他們點贊!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