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聚焦青少年防艾:中小學教育何時不再『談性色變』
2017-12-01 10:30: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湯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北京小學萬年花城分校展出青少年防性侵宣傳板。湯琪攝

  周一至周五的午休時分,麗澤中學心理教師李涓都會在『青愛小屋』的心理諮詢室等待前來吐露心聲的學生,不過比起當面諮詢,她發現,現在的孩子更青睞在QQ上跟她傾訴。

  據李涓介紹,麗澤中學高中部大約有600多個學生,而在她的手機QQ上,學生好友就佔了200多個,這意味著有大約1/3的學生向她拋出過青春期所遇到的『小煩惱』。

  『情感問題是學生心理諮詢中佔絕大多數的問題,現在的青少年不像過去保守,有的孩子在高中時期甚至會談好幾個男女朋友,這樣的狀況並不少見。』李涓坦言,很多學生尚未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念。

  李涓說,在性方面,很多高中生並不是真的明白如何保護自己,他們應該從更小的時候開始就接受到性教育。但現實是,現在大部分學校都並沒有開設相關課程。

  北京小學萬年花城分校校醫胡紫陽正在給二年級學生講授生命教育課。湯琪攝

  矛盾

  ——人纔缺失影響性教育進校園

  性教育人纔的缺失,被認為是中國在推進性教育進校園方面相對緩慢的一個因素。

  在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辦公室主任張銀俊看來,中國現有在校兒童、青少年3億人,每年進入青春期的有2000萬人,但全國只有極少數高校有性教育的輔修專業,中國高等教育學科設置當中,既沒有性教育的門類,也沒有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

  年僅23歲的胡紫陽目前已經是『青愛工程種子師資培訓』的一員,據介紹,該項目旨在建立起全國性的性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平臺和後備團隊,並通過課程開發、教材出版、課題研究等渠道,推動學校性健康教育的開展。

  近日,胡紫陽在二年級的一個班上,展開了一節聚焦寶寶孕育等相關內容的青愛教育課。課堂上,她用黃豆、核桃、拳頭和書包來比作媽媽懷孕期間肚子裡寶寶的直觀大小,讓孩子把書包背在身前,模擬懷孕的媽媽穿衣、吃飯和睡覺。

  一番體驗後,孩子們從中感受到媽媽在懷孕期間的艱辛,『謝謝媽媽』的表達在老師的引導下脫口而出。

  『今年7月,我在種子師資培訓中有學習過關於生命教育的一些課程,通過翻閱資料,結合以前的學習經驗,加上學校的關注和指導,最後合成了這節課。』胡紫陽對中新網記者說。

  『現在性健康教育不只是校醫的工作,還要有班主任、科學老師、體育老師等的配合。』胡紫陽表示,其他學科也會涉及到相關內容,宗旨就是要讓性教育、性安全教育、性哲學教育滲透到各個學科裡。

  用核桃比作寶寶在媽媽懷孕某個階段的直觀大小,吸引孩子專注於課堂。湯琪攝

  探討

  ——性教育如何做到家校結合?

  值得注意的是,胡紫陽在課堂上不僅設置了和學生的互動,還請兩位學生的媽媽錄制了小視頻,和孩子們分享懷孕期間媽媽的真實感受,這也是性教育在學校、家長相互配合中的一種嘗試。

  不過,曾有媒體報道過家長因教材尺度大從而叫停學校性教育課的事件。對此,胡紫陽告訴中新網記者,學校在開展性教育課程的前期已經請相關專家對家長進行了指導。

  『我們會告訴家長,學校進行的是生命教育,而性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為了防止以後學生遇到猥褻、性侵等情況,性教育勢在必行。』胡紫陽說。

  此外,無論是哪個階段的教育,都不僅僅是學校單方面的傳授知識,還在於通過合理的教育方式,能讓學生真正接受並消化所學到的內容。

  性教育也不例外。據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代表桑愛玲介紹,在世界上的一些國家,性教育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國家教委批准的課程,甚至成為一個必修的考試科目。

  桑愛玲表示,要給孩子們提供綜合性教育,使他們有充分的准備,保護自己免受艾滋病和其他性傳播疾病的感染,避免過早的懷孕,保證他們從兒童順利地過渡到成年期。

  胡紫陽也向中新網記者介紹了一種課程的反饋方式,她說,『我們會通過學生小講堂的方式,比如,今天你知道了生命來之不易,學會了感恩,那你回家有沒有幫媽媽做些什麼,請你記錄下來,拍個小視頻,拍個照片,跟同學講一講。』

  與此同時,學校還會召開家長大講堂,向家長了解孩子在上完課回家後有哪些不同以往的表現。『這樣一來,學校、家長、學生都能從性健康教育課中受益。』胡紫陽說。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