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2月1日電 今年12月1日是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近年來,中國艾滋病流行態勢已發展到以性傳播為主,社會各界對防艾教育、性教育進校園的話題討論不斷。那麼,艾滋病防治為何與性教育息息相關?性教育又為何遲遲難在大中小學普及?其中還存在哪些難題呢?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麗澤中學校內的『青愛小屋』。湯琪攝
現狀
——艾滋病防治與性教育關系緊密
在第30個世界艾滋病日來臨之際,11月27日,第三屆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在這次會議上,多位專家呼吁防治艾滋病要從源頭抓起,性健康教育應該納入義務教育。
對於中國青少年群體的防艾形勢,2016年,中國疾控中心曾發布過這樣一組數據,2016年1月至9月,中國新發現15至24歲青年學生感染者為2321例,這一數字是2010年同期的4.1倍,中國艾滋病疫情在青年學生人群中上昇較快。
事實上,預防艾滋病一直以來都與開展性教育息息相關。2015年,國家衛計委與教育部聯合發布的《關於建立疫情通報制度進一步加強學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就明確指出,各地要將預防艾滋病教育與性健康教育有機結合。
但是,受限於觀念、師資、投入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國中小學性教育課程的開展情況並不樂觀。對於性教育,學校、家長如何形成共識,性教育推廣為何總是遭遇尷尬,這些問題被輿論討論多年,但似乎一直未見改觀。

『青愛小屋』裡擺放的教育讀本。湯琪攝
探訪
——學生不再避諱討論『性』
在北京,首都師范大學附屬麗澤中學開設的『青愛小屋』算是性教育進校園的一個有益探索,11月28日,記者來到這所學校進行探訪。
在麗澤中學一幢教學樓內,數間教室和辦公室組合成以心理諮詢室、生涯規劃室等為一體的『青愛小屋』,為學校建立起開展艾滋病防治、性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能力。
據了解,『青愛小屋』是中國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簡稱『青愛工程』)的一部分,致力於探索符合中國國情及學生年齡特點的健康教育模式。
探訪當天,該校高一、高二、高三分別有班級在『青愛小屋』開展相關課程和班會。其中,在高二年級的自主班會上,學生們毫不避諱地討論青少年在交友過程中發生性行為導致感染艾滋病的話題。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依蘭縣堅定產業強縣戰略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09/08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