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姑娘離職後被欠薪,朋友圈罵老板『不要臉』被
不滿離職後被拖欠底薪傭金,珠海市民吳小姐在微信朋友圈發文用『不要臉』、『貪錢』等字眼指責原公司負責人,不料被公司負責人以『名譽侵權』為由告上法庭,除賠禮道歉,還被索要1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近日,珠海市香洲區法院一審審理該案。王萍(化名)是珠海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不久前將公司離職員工吳小姐告上了法庭。
在判決書中,王萍表示,今年2月16日,吳小姐以個人原因提出離職,不久便以向其要求傭金不得為由,對其進行造謠、誹謗、污蔑,稱其故意不發傭金,說自己『貪錢』、『不要臉』等,對自己進行人身攻擊,並公開在朋友圈進行散布。甚至被告在與原公司同事、客戶的交流中將原被告之間的聊天記錄公開,對其個人進行無端的污蔑。
針對王萍的指控,吳小姐在法庭上坦承其確實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了上述言論,但認為自己只是在陳述事實,並未誣陷,起因是王萍拖欠傭金,並對其家人進行人身攻擊。
吳小姐表示,其今年年初從公司離職,由於底薪傭金被拖欠,其從2017年2月開始向王萍追討,但王萍所負責管理的公司互相推托現象嚴重,一直拖欠了差不多三個月,直到2017年4月5日纔討回第一筆傭金6199.19元,之後仍有兩筆傭金未發放。
法院一審認定,原告王萍認為,被告將雙方聊天內容公開在被告的朋友圈,並使用了『不要臉、貪錢』等具有明顯攻擊性的語言對原告進行人身攻擊。但被告吳小姐辭職後被公司拖欠工資是事實,被告通過微信向公司的部門主管及負責人追討欠薪,屬於合理訴求。
法院同時表示,從被告提供的微信通話記錄可見,開始被告並未有過激語言。公司直到被告離職後將近3個月纔開始發放欠薪,而在此之後,原告在與被告的對話中有過激言論,還聲稱要直接打電話『問候』被告母親。
法院同時表示,王萍稱因被告將其與原告的微信通話記錄公布在朋友圈,造成公司客戶、總公司對其評價降低,可能對其職業生涯產生影響,相應的名譽會受到損害,但其未提供證據證明已發生了上述損害後果,最終一審駁回了王萍的訴訟請求,並判決該案受理費由其承擔。據《廣州日報》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