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地方新聞
搜 索
魚販轉戰線上銷售 朋友圈『漁網』撈起一半銷量
2017-08-14 16:14:47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原標題:朋友圈裡的『漁網』,撈起一半銷量

  本報記者王益敏本報通訊員陳婉榕洪菁?

  經歷了三個月的休漁期後,穿梭於東海的漁船又忙碌了起來。從舟山沈家門、象山石浦,到溫嶺石塘、溫州洞頭……一船船的生猛海鮮被一車車運出來,讓老百姓的餐桌一下子『鮮活』起來。

  沈家門漁港,梭子蟹一半在船上,一半在碼頭。本報通訊員翁盈昌攝

  事實上,從海鮮『上岸』第一站的碼頭,到進家門前最後停留的農貿市場,『蝦兵蟹將』們的這本生意經可不簡單。近日,錢江晚報記者走訪多地,展開調查。

  海產品質優量多

  市場零售商卻連連『叫苦』

  從小在沈家門漁港邊長大的阿律(化名),跟著父母已經做了近10年的『魚販子』。

  阿律說,他『揮汗如雨』的忙碌,是從8月2日凌晨3點50分開始的——那時,編號為浙岱漁運01201的漁船在出海15個小時後,急匆匆回港,帶回來兩萬斤新鮮梭子蟹。

  梭子蟹是這次開漁後的最主要海產品,也是當下海鮮市場中的『網紅』,每公斤零售價在20~40元不等。

  阿律記得,第一批進沈家門漁港的蟹,幾乎是被『搶』空的。他憑著多年在當地攢下的人脈,也不過拿到幾百斤,不到三個小時後全部出手,淨賺兩千多塊。

  這幾天,梭子蟹捕撈量逐漸上來了,海鮮的價格也逐漸穩定下來。『無論是產量還是質量,都比前兩年要好很多。』阿律說,但他發現,自家的『傳統』生意,卻還不如以前好做了。

  『今年,除了雙休日外,平日裡的零售生意還不如以前。』阿律說,相比前兩年,他家在農貿市場上海鮮攤位的零售利潤要下降近三成。

  與此同時,200多公裡外,在杭州大關的八丈井農貿市場擺攤的菊女士,有著同樣的『遭遇』。『海鮮剛上市那會,杭州還是持續的高溫天,我每天光是賣螃蟹,都要比去年同期多花近200元的「降溫費」,這筆不小開支全用來買冰塊了。』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