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截流3天就遭遇洪水 自然保護區內該建水電站嗎?
2017-11-27 10:11:0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洪水的拷問:自然保護區內該建水電站嗎

  截流3天即遭遇洪水,西雙版納回龍山小電站引議論

  趙漢斌

  11月24日晚,一場突如其來的『漲水』,驚動了雲南省西雙版納州?臘縣境內羅梭江兩岸的居民,也驚動了微博和微信朋友圈。22日剛剛舉行截流儀式的回龍山水電站破堰,造成下游水位急劇上漲約150厘米,部分居民家中進水。

  電站截流3天即遭遇20年一遇洪水

  23日下午到24日白天,西雙版納全州普降暴雨,東部?臘縣降雨量尤大。

  據西雙版納州外宣辦工作人員介紹,24日下午1點,監測到入庫流量和庫水位激增後,回龍山水電站施工現場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當晚8點,水位已經上漲至臨近截流大壩極限的604.14米。鑒於水位呈快速上昇趨勢,現場指揮部在確認下游人員已安全疏散的情況下,進行非常泄洪。洪水按預定缺口位置下泄,約120分鍾後,險情基本解除。

  西雙版納外宣辦發布的信息顯示,此次主動破堰沒有造成直接人員傷亡。

  主動破堰後,下游水位一度快速上漲。據有關部門觀測,水庫約1026萬方水,預計流量最大達4000立方/秒,為當地20年一遇。

  僅11.3萬千瓦的小電站為何未被叫停

  由於泄洪對下游造成了影響,同時電站位於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從而引發了人們對電站建設合理性的議論。

  羅梭江是瀾滄江的一條主要支流,在?臘縣象明鄉的一段叫小黑江。2015年開工的回龍山水電站位於西雙版納州?臘縣境內小黑江與曼賽河匯合的速底村上游河段,是雲南省『四個一百』及西雙版納州『四個一』重點建設項目。電站設計壩高79米,水庫總容量為2.054億立方米,電站裝機容量為11.3萬千瓦。

  11月22日,大壩如期截流,如果一切正常,該電站將在2019年7月實現首臺機組發電。

  網民質疑:2016年,雲南省就已叫停25萬千瓦及以下裝機的電站建設。且雲南不愁用電,為何還要在保護區建這樣的小規模電站?

  對此,西雙版納外宣辦回應,回龍山水電站所有相關審批手續,均在雲南省2016年叫停25萬千瓦及以下規模小水電建設前的2012年獲批。

  西雙版納州相關負責人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回龍山水電站所有手續齊全、合法』,並於25日晚間給記者發來了雲南省環境保護廳於2011年12月23日簽批的《雲南省環境保護廳關於小黑江回龍山水電站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掃描件。

  這份批復中強調:『在不影響西雙版納州羅梭江魚類自然保護區的前提下,我廳同意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所述的性質、規模、地點和環境保護對策措施進行項目建設。』

  這裡的野生魚類佔全國總屬數40%

  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自然保護區。回龍山水電站緊臨州級保護區——羅梭江魚類保護區。

  北京工業大學2016年5月為建設單位所編制的環境影響報告表稱,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臘、尚勇、?侖、?養、曼搞等互不相連的5片組成,總面積約24.12萬公頃,佔自治州總面積的12.7%。回龍山電站工程及線路離?侖子保護區相對較近。

  ?侖子保護區在地域上與州級保護區——羅梭江魚類保護區基本重疊。這裡擁有較完好的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瀾滄江縱貫境內,初步查明,境內有野生和天然魚類107種,佔全國總屬數的40%。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