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諶宏遠:二十三年養大一個『蠶姑娘』
2017-11-25 15:00:58 來源:央視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諶宏遠(左一)在胡家營鎮土地溝村桑蠶養殖專業合作社檢查秋蠶質量。

  央視網消息:23年前的春天,諶宏遠從陝西抱回了為土地溝村帶來希望的『蠶姑娘』。

  當時的諶宏遠剛被推舉為湖北省鄖縣土地溝村村支書。那時,土地溝村屬於湖北省鄖縣的窮鄉蔽野山溝溝,當地流傳著這麼一句順口流:『山上光禿禿,溝裡亂石頭,坡無三尺平,地厚二寸土,年年鬧災害,十年九不收。』

  當選村支書後,諶宏遠篤定決心:要挖掘本地潛力促發展,實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徹底改變土地溝村貧困落後面貌。三五年不行,用十年八年,絕不辜負村民們的期望。

  諶宏遠跟村乾部們一起分析了土地溝村的現狀:雖然地處邊緣,但環境好、空氣新鮮,土質油黑,適應栽桑,而且村民有養蠶的傳統,以往只是沒組織好,沒成氣候。

  目標定好後,諶宏遠先是自費到陝西學習養蠶技術,並買回1000多株桑樹苗栽到他的承包地裡。他試養了四張蠶,年收入2000多元。他和妻子經算賬,養一張蠶賽養一頭大肥豬。便跑上跑下向村民游說,帶動起村裡47戶農民一塊兒植桑養蠶。

  在隨後的短短幾年時間內,土地溝村桑園面積發展到700多畝,養蠶農戶達到50%以上。

  然而就在土地溝村桑蠶產業熱火朝天時,由於自然災害,一場始料不及的挫折發生了。這一年村裡養蠶單產極低。蠶繭少不說,且銷路不暢,一家一戶的蠶繭還要挑到120多公裡外的縣城去賣。稍一耽擱,鮮優的繭子就變成蛾子丁,沒用了。

  面對市場的波動,群眾的埋怨,諶宏遠認識到,要做強桑蠶產業,光靠賣繭子是不行的。必須引進加工設備來打開市場。

  諶宏遠(右一)為慕名而來的外國客商介紹該村桑蠶種植加工情況

  諶宏遠帶著兩個農民一起去河南考察學習,回村後一起反復研究,在土地溝村先後成立了『桑蠶專業生產合作社』和『蠶繭加工技術協會』,並進駐桑蠶技術專家實地指導。為提高桑葉和蠶繭產量和質量,諶宏遠又組建了養蠶產業聯合體,推行集約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實現了由原『粗桑葉』到『精飼料』,『毛蠶繭』到『優絲絮』的進化轉變。

  為了讓自家的『蠶姑娘』越長越漂亮,招引更多『俊男子(進入大市場)』,諶宏遠針對市場變換、銷費者需求,與村委會一班人及時調整蠶業發展空間思維,走優化蠶業深加工之路,生產蠶絲系列產品,應對市場挑戰,吸引不同銷費者。為此,諶遠宏多次赴武漢、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取經,還請湖北省農科院專家到村裡考察,達成共同開發蠶沙保健枕的合作協議。很快,村裡建起了蠶產業廠區,開發出蠶絲被、蠶沙保健枕、桑枝食用菌等綠色系列中、高檔產品。

  2012年11月,諶宏遠去北京參加了全國農業專業桑蠶合作理事會,為土地溝村揣回了一面金燦燦的『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大匾牌。

  如今,61歲的諶宏遠由於奔波操勞,身體已大不如前,他也開始著手選拔年輕人,為村級班子增添後力。目前,已有4名善於鑽研技術的青年進了村『兩委』班子。諶宏遠對新選進的年輕乾部不僅傳幫帶,還壓擔子,盼望著這群後起之秀能讓土地溝村桑蠶產業做得更大、走得更遠。(材料來源:中工網十堰政府網)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