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我們的村支書|厲害了,這個村家家住別墅,人人拿『雙收入』
2017-10-04 20:11:42 來源:看看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的高禹村,曾經被當地人稱為『北大荒』,不過最近幾年,這裡卻顯示出了蓬勃的發展生機。村民不僅拿起了雙收入,還都家家戶戶住上了別墅。村裡更是建起了全省最大規模的村級電影院、圖書館和養老院,昔日的『北大荒』搖身變成了令人羡艷的『明星村』。而這巨大的轉變,和村書記李更正密不可分。

  文化先行打保齡球,道具是礦泉水瓶子和小皮球。

  『打中了!』擲球的人蹦得老高。

  插秧比賽,比的是誰又快又准地把吸管插進地上的一溜兒礦泉水瓶裡。

  還有,丟沙包,……

  這是高禹村的第三屆村民運動會。

  如果你以為運動會就是讓大家活動身體,那你把事情想得簡單了點。村支書李更正,有更重要的目的。

  高禹村,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北部,是一個由三村合並、人口超過5000人的大村。合並的目的是把力量合在一起發展,李更正就是那時被上級黨委召回村裡的。李更正此前一直在外辦企業,2010年他當選村支書後,大家都以為他肯定要首先抓經濟,然而出乎意料,他說必須先發展文化。

  『一個地方的發展,首先解決的是人的問題。人的思想不統一不團結,任何地方是發展不了的。像我們這麼大的一個村只有文化能凝聚人心,黨員、村民代表我們通過會議可以把大家思想做通,但普通老百姓就不一樣,你怎麼去交流,我們不可能每家每戶去開會。』

  李更正並不只是說說,高禹村開始辦運動會,纔藝大賽,甚至還投入了400多萬建起了全省最大規模的村級電影院和圖書館。這樣的大陣仗,讓很多村乾部都看不懂了。

  『不是很理解,說實在話,農村的乾部都是泥腿子,你說我乾工作乾嘛要文化,可能做這個文化就是圖個虛的,它又沒有生產力,又不產生效益』,村主任柯紅標說。不過李更正卻沒有動搖過,他認准的事,就會想辦法推進。慢慢的,村委班子發現,老李說的話有些道理。

  『因為有的時候去工作的時候,老百姓不認識你,或者從沒到過你這邊來,他不一定配合你工作。我們每次有文化演出,有讓村民參與的文化活動,時間長了,人都是有感情的。有感情有交流了你去做工作的時候,對工作的幫助相當大,拉近了我們村乾部和老百姓的距離』,村委班子也開始轉變態度,從不配合到積極推進。

  土地流轉農民變居民

  思想團結了,李更正帶著大家一起抓經濟發展。2012年,村裡申報農整項目實施搬遷,把村民的6000多畝土地流轉出來,集體進行復墾,然後租賃出去開展農業項目。獼猴桃基地是村裡引進的第一個大型休閑農業項目,佔地1300畝。

  目前,這個基地吸納了60多名高禹村村民就業,年齡普遍在50歲以上。這些村民,除了每年可以拿到每畝600多元的土地流轉金之外,每個月還能領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雙收入』。

  與此同時,第一批700多戶的拆遷居民由原先的分散居住,搬入到了村裡新規劃的集中安置點,安置房分排屋和商品房兩種,每戶的居住面積在200平方米左右。餘金水今年52歲,家裡一共五口人。新房交付之後,他一邊忙著裝修,一邊兼職做司機。一套新房需要支付25萬左右,拆遷補償款能夠全部覆蓋,他自己就拿了個裝修錢。 『這房子好,這麼大,還有車庫,也比較乾淨,雞、豬都不好養,連蚊子都沒有,多麼清爽』,餘金水哈哈笑起來。

  搶著入住的老年公寓

  新房好評如潮,但是新的問題也出現了。由於拆遷安置是集中安置,有的老人不願意和子女一起住,那麼該如何解決這部分老人的生活問題,李更正又想出了一招。

  2013年,高禹村將老年公寓建設納入民生工程之一,6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申請入住。

  曾招友今年73歲,他和老伴是第一批入住老年公寓的。見到他的時候,他剛從活動室打完麻將回來。『搓搓小麻將,我一天打兩場呢,上午一場,下午一場』,曾大叔笑得合不攏嘴。『兒子家裡都給留了房子,想回去睡隨時可以』,曾招友說,主要是年紀大了,單獨生活了一二十年,跟孩子住在一起,生活習慣不一樣。『他要吃得早,我們趕不上,我們想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吃,這樣我們自由』。目前,老年公寓第一期200間房,已全部住滿。

  李書記背後的『大秘密』

  經濟發展、拆遷安置、居住矛盾,李更正想出了一個個點子來解決。而在他自己身上,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大秘密。

  『他化療有點便秘,就吃這個藥,這個是沙利度胺,每天晚上吃兩顆,還有這個,星期五要吃一天,早上7顆,中午7顆,晚上7顆…… 』妻子高春年拿出了一包藥給記者看。在她的眼裡,李更正算不上是一個好丈夫,村裡事務繁雜,他基本上一周七天都不在家。而今年4月份,李更正的身體也敲響了警鍾。

  『今年4月23號,當時那天夜裡,我女兒發現我嘴歪了,我到人民醫院去看,說是面癱,住了幾天院沒好,我立馬來這裡,來了第三天醫生檢查完,馬上就要化療。』時間退回到運動會舉辦前三天,當看看新聞knews記者第一次見到李更正的時候,他正躺在杭州邵逸夫醫院的病床上,一邊打著化療,一邊通過電話、微信布置運動會的籌備工作。

  李更正患上了一種淋巴系統的罕見疾病,雖然目前沒有生命危險,但需要每個月化療一周以控制病情的惡化。而他的病情,在我們拍攝之前,除了家人和村委個別人知道之外,幾乎沒有村民知道。 『因為我們村子比較大,接近6000人,知道你有病的話他可能會來關心,我不希望大家都來關心這個事情。我生病了之後變成要博得大家的同情了,因為我本身就是為他們服務的,最好是他們不要知道。』今年已經是李更正擔任村書記的第三個任期,經過7年的發展,高禹村的固定收入由2010年的13.5萬元增長到了現在的200萬元,村集體資產也由500萬元增長到了6000萬元。目前,李更正正在著手建立村級事務管理體系,力求通過制度的完善,把今後村裡的發展方向定下來。他希望自己離開之後,高禹村『明星村』的光彩,能夠越來越燦爛。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