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改革五年再造三個中國通號

中國通號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志亮
在技術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中國通號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引進阿爾斯通、西門子、德意達等全球知名企業進行投資外,還引入民營資本,以增資擴股或組建方式與多家民營企業實現混改,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通號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志亮介紹,除集團公司及承接非上市資產的企業為全民所有制企業外,股份公司及下屬企業已100%完成股份制改革。2017年,集團公司和下屬三家全民所有制企業進行了公司制改制,三家下屬企業已完成新公司的工商變更工作,同時集團公司的改制方案已於9月初上報國資委,預計年底前將完成工商變更工作。
數據顯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間,中國通號各項經濟指標均保持在年均20%以上增速。截止2016年末,中國通號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是2012年的5.5倍、2.7倍、3.2倍;資產總額是2012年的3.3倍,淨資產是2012年的3.7倍。『可以說,中國通號用五年的時間再造了三個中國通號。』周志亮說。
標准走出去服務『一帶一路』
技術過硬、企業發展勢頭良好的中國通號,也積極推動中國高鐵及技術標准走出去。座談會上,周志亮向中央媒體記者團一行介紹,中國通號自主研發的列控系統核心設備無線閉塞中心(RBC)、車載自動防護裝備(ATP)和地面電子單元(LEU)先後通過了歐盟TSI認證,獲得了走出去的『通行證』為中國高鐵高標准走出去提供安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支持。
在堅實的技術支持下,2017年4月,中國通號成功簽署中國高鐵『走出去』第一單——印尼雅萬高鐵合同。同時,目前正在追蹤俄羅斯莫斯科-喀山高鐵、美國加州高鐵、中泰鐵路、中老鐵路、馬新高鐵、匈塞鐵路等項目,推動中國高鐵及全套技術標准走出去,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展示『中國高鐵』這一國家名片。
按照中國通號的規劃,未來將在鞏固既有技術優勢同時,開展基於北斗導航的下一代列車控制系統、智能綜合運輸系統、時速400公裡及以上高鐵列控系統等行業前瞻性研發,滿足人民對智能交通、安全出行的更高需求。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