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中國自主研發生物航煤完成萬裡首飛:"地溝油"一飛衝天
2017-11-23 11:00:1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張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地溝油上天,而且飛越太平洋』——北京時間11月22日02?11,加注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的海南航空HU497航班,平穩降落在美國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生物航煤首次跨洋商業載客飛行圓滿成功。

  11月21日,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工作人員為海南航空HU497航班的波音787客機加注生物航煤。新華社發

  自主研發生物航空煤油意義幾何

  11月21日12?00,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空煤油被加注到波音787型飛機上,11月21日14?31,由孫劍鋒駕駛的HU497航班從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騰空而起。這架航班搭載186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飛行11小時41分的萬裡航程,見證了中國在綠色低碳領域一項重大自主研發成果的最新突破。

  北京—芝加哥航線亦是中美兩國政府確定的兩國間一條綠色航線,中國航空業減排之路又邁出重要一步。

  生物航煤是什麼?此次飛行的HU497為什麼會獲『綠色』航班之稱?有關專家告訴記者,生物航煤是以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生產的航空煤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櫚油、麻風子油、亞麻油等植物性油脂,以及微藻油、餐飲廢油、動物脂肪等。與傳統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在全生命周期中碳排放可減少50%以上。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本次用於跨洋商業載客飛行的生物航空煤油以餐飲廢油為原料,並以15?85的比例與常規航煤調和而成。

  工作人員在展示生物航煤。

  『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是中國民航局適航批准的首個生物航煤產品的跨洋應用,飛行成功標志著我國在生物航煤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應用方面取得又一個重大突破。』中國民用航空局適航審定司司長徐超群表示,生物航煤是全球航空燃料發展的重要方向,發展綠色可替代清潔能源,推動國家自主知識產權生物航煤的研發和應用,是我國打造綠色低碳航空的一次重要創新。

  生物航煤的研發之路

  『氣候變化已成當今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堅持綠色低碳發展也已成為當今時代發展必然選擇。』海南航空總裁、本次航班機長孫劍鋒表示。

  生物航煤低碳環保,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還有可能改變餐飲廢油流向餐桌的扭曲走向,探索其變廢為寶的綠色通道,意義重大。但『地溝油』上天,萬裡遠航,安全性到底怎樣也是人們普遍關心的焦點問題。

  中國生物航煤的研發之路,記載於下面的大事記中——

  2006年,中國石化啟動生物航煤研發工作;

  2009年,中國石化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航煤生產技術;

  2011年9月,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在下屬生產基地改造建成一套生物航空煤油工業示范裝置及調和設施。12月,該裝置首次生產出合格生物航煤;

  2013年4月24日,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在上海虹橋機場由東航成功完成技術試飛,中國成為繼美國、法國、芬蘭之後第四個擁有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的國家;

  2015年3月21日,中國石化1號生物航煤由海航執飛上海至北京首次商業飛行成功。

  一步一個腳印的紮實工作背後有著嚴格的考核,中國民航局將生物航煤作為航空零部件進行管理,把對航煤生產過程及質量保證的要求提高到航空器及發動機制造的標准,進行全面監督和管理。所有的努力都直指一個目標:確保乘客生命財產的安全。

  2014年2月12日,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向中國石化頒發1號生物航煤技術標准規定項目批准書,可投入商業化應用。

  繼2013年技術驗證試飛、2015年國內商業航班首次應用飛行,2017年11月22日HU497航班跨洋飛行的圓滿成功,表明我國生物航煤自主研發生產技術更加成熟,對我國生物質能源研發應用和綠色航空具有重要意義。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專題】領航新征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