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8個試驗區 改革正發力(政策解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③)
2017-11-23 09:07: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保護知識產權有了快車道

  只要幾天,在『中國燈都』廣東中山古鎮的中山(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一個花燈外觀專利,從申請專利到批復的速度讓人吃驚。『國內一個外觀專利所有流程走下來一般都3個月。』工作人員解釋,這樣的速度適應燈飾企業營銷周期。

  『對於知識產權的保護,需要的就是能快速處置。』來到琪朗燈飾公司,直銷部總經理張轉利介紹,在燈飾行業,一個新品銷售周期就只有3—6個月。當在市場上發現自己的專利遭遇侵犯,如果按法定程序舉報、舉證、起訴,一盞花燈的銷售周期就進入尾聲。『我們這邊連專利都沒有審批下來,談何知識產權保護?』

  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的成立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

  松偉照明擁有1500項外觀專利和20多個實用新型專利,隨著企業快速成長,專利遭遇侵權的問題不斷出現。公司有一個由律師、設計師等人員組成的專門團隊,一年到頭都要為不斷湧現的侵權案件忙碌,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主要是因為知識產權糾紛處置程序繁瑣。『現在,通過電子申請最快7天就能獲得專利授權,極大加快了專利侵權處置速度。』

  借助燈飾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古鎮創建了專利快速維權、專利申請快速授權、知識產權保護快速協調機制。古鎮鎮經信局副局長何兆鈿介紹,近5年古鎮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均呈兩位數增長態勢。

  此外,在古鎮燈飾產業聚集區,如果發生明顯的侵權案件,執法人員現場查實,就可勒令下架。『如今公司每年投入設計與創新的資金超千萬,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越好,我們的投入越有信心。』張轉利說。

  軍民融合讓企業煥發生機

  『這件衝鋒衣,走哪兒都會帶著。』資深『驢友』韓東天南海北走過不少地方,隨身裝備五花八門,但眼前這件深藍色的衝鋒衣卻是他旅途攜帶的必備品,『這面料防風防水,透濕透氣,而且還保暖。去年冬天去長白山,穿著它比穿棉大衣都暖和。』

  如此『寶貝』的衣服,應該價格不菲吧?『只要幾百塊!各類品牌的衝鋒衣很多都采用這種面料,功能強大,成本也不高。』韓東所說的這種面料,即聚四氟乙烯——在民用化以前,這種材料被用作火箭內壁,屬於高精尖的軍工技術。

  聚四氟乙烯的民用化不僅造就了大量價廉實用的民用產品,如衝鋒衣面料、汽車材料等,而且帶活了一批軍工企業,四川自貢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我們曾經走到「生死線」,靠著軍民融合起死回生。』公司前身為成立於上世紀60年代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建院時旨在為軍工做配套。總經理李嘉介紹,研究院研發的特種高分子材料等曾應用在軍工方面,例如火箭、衛星等。然而,市場化把研究院推到了風口浪尖。

  『改制打破了鐵飯碗,院裡6000多人要吃飯,必須創造效益。怎麼辦?只有探索民用化。』李嘉介紹,以脂類產品為例,可以應用到汽車行業、各類密封體制造等領域。『軍』向『民』不斷邁進,去年晨光院產值達15億元,其中民品應用佔80%。特種聚四氟乙烯項目采用軍品項目開發技術,產品在民品領域推廣應用,創利潤數億元,兩年就收回全部投資。

  自貢是一座老工業城市,工業制造基礎好,軍民融合為制造業轉型提供了新途徑。『去年,市經信委設立了軍民融合發展科,專門負責軍工技術轉民用和民口單位參與軍品科研生產的工作,這讓企業參與軍民融合底氣更足了。』李嘉說。

  《人民日報》( 2017年11月23日02版)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