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依賴海外代購與水客倒賣假藥
彭小雨去年年初接觸微整形行業,她知道這些藥品在國內沒有進口批文,屬於違禁假藥,但在國內市場倒手就有幾百甚至幾千的差價,於是全職做起了微商,銷售走私的玻尿酸和肉毒素。
彭小雨等人通過自稱人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從韓國、日本、法國等國家進貨,這些藥品沒有進口批文無法直接郵寄至中國大陸,只能靠夾帶貨品出入海關的『水客』。留學生將產品寄往澳門或者香港,再由『水客』隨身夾帶至大陸郵寄給各地。有的『水客』因此每月獲利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元。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僅今年第一季度,海關在福田口岸共查獲各類走私違規案件3447宗,日均38宗。
彭小雨從多個微商渠道獲知,2016年下半年,發往江浙滬地區的美容整形假藥造成了醫療事故,便有所顧忌。
取保後仍頂風作案,『被抓了就哭窮』
東海縣公安局局長項勇稱,目前到案的35名犯罪嫌疑人大多為女性。
彭小雨下線之一林慧,2016年懷孕後開始做微商賣假冒美容整形產品,2017年3月本案調查中,因其在哺乳期未被采取刑事拘留而直接取保候審,被取保時,林慧信誓旦旦承諾再也不碰微商假藥。然而,林慧隨即將警方追查一事通知眾多微商好友,不僅重操舊業賣假藥,還給其他微商們支招:『出事前,記錄清空,交易記錄刪掉』,要是萬一被抓了,則對警方哭窮,把拿貨價格說低。
警企合作模式值得推廣
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孫軍工介紹,阿裡一直在與全國公安、工商、食藥監等執法機關建立聯動機制,持續加大打擊力度挖掘線下假貨源頭。孫軍工提到,『像治理酒駕一樣打假』,『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積極響應倡議,積極參與打假的實踐。』
(文中涉案人員均為化名)
警方提醒:
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主任委員祁佐良曾表示,有近90%的整形失敗案例系『三非』整形所致:使用了非合格產品;這些不合格產品被轉銷至『非法醫療機構』(如個人整形工作室、非法從事微整形的美容院等);另外就是『非專業醫師』操作。
11月22日,在發布會現場的江蘇省人民醫院副主任醫師、整形外科博士侯祚瓊告訴記者,玻尿酸注射的輕微問題為面部輪廓不雅觀,嚴重事故為玻尿酸注射位置不對,藥品隨血液流動,導致栓塞、失明。使用假的肉毒素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眼部注射可能導致上眼瞼下垂、不對稱和血腫出血等不良反應,嚴重者甚至休克。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