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1月21日電 題:『留守媽媽』李秋會:用愛為百名『小候鳥』築巢六載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李鵬
『聽,孩子們要回來了!』坐在與學校一牆之隔的院子裡,聽到急促的下課鈴,48歲的李秋會本能地從凳子上『彈』起腰,望向門外。
眨眼的工夫,40多個拉著手唱著歌的『小候鳥』三五成群地出現在了大門口。看見李秋會,『小候鳥』們扔下書包,飛快地擠過來,落在她的腿上、懷裡,甚至掛脖子上,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安靜的院子頓時沸騰起來……
自從6年前把在校門口凍得瑟瑟發抖的留守孩子讓進自己的家門,當時在河南省欒川縣秋扒鄉經營餐館的李秋會怎麼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小小的舉動改變了她的人生。
『見不得上學的孩子吃苦』
『這些留守孩子的家裡太窮了。』李秋會說,6年前,她在秋扒鄉中心學校附近開餐館,每天傍晚都有許多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擠在餐館門口等著家長來接,『冬天天黑了,家長還沒來,孩子凍得直發抖。』
後來,她纔知道這些孩子都是山裡的留守兒童,因為年齡小,不能在學校寄宿,但父母都外出了,爺爺奶奶又走不了山路,孩子們為了上學趕路,經常是早上天不黑就出門,晚上半夜纔到家。
這些孩子的遭遇深深刺痛了李秋會的心。小時候也住在山裡的李秋會至今還記得自己上學時的情景:為了不遲到,雞叫一遍就得起床,有時候雞叫早了,只能在學校門口等,時間浪費在路上,上課了卻困得想睡覺,『什麼也沒學到,四年級就不上了。』
『見不得上學的孩子吃苦』。也就是從那時起,李秋會把自家在學校隔壁的房子騰了出來,讓給孩子和家長免費歇腳。可後來,一些家長急著外出打工,為了讓孩子免受奔波之苦,乾脆帶了鋪蓋卷兒和火爐,讓孩子放學自己生火做飯,晚上就在李秋會家的地上過夜。
李秋會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想了很久,她乾脆把自己的餐館租出去,出錢把房子改造一新,添置了新床鋪,當起了專職的『留守媽媽』,親自照顧起了幾十個孩子的起居,而這一照顧就是6年。
撿垃圾賒米面,一年貼進好幾萬
一開始,李秋會只收留秋扒鄉中心學校的留守兒童。可後來,一些父母無力撫養或者非婚生被捨棄的孩子也都找上門。
5歲的小陳博(化名)父親智障、爺爺殘疾,母親婚前生下他後遠嫁他鄉;8歲的陸瑞(化名)和5歲的陸軒(化名)兩姐弟母親智障,父親常年在外打工……看著一雙雙清澈卻無助的眼睛,心軟的李秋會也都收進家門。
孩子越來越多,李秋會感覺時間越來越不夠用。白天忙著買菜做飯,還要往返學校,『幼兒園的孩子尿褲子了,要去送衣服;小學的孩子在學校跟人打架了,還要去跟人家賠禮道歉。』到了晚上,等孩子們都睡下,李秋會纔能騰出時間,洗洗涮涮縫縫補補。而趕上孩子頭疼發燒,李秋會說,『一夜都不能睡覺。』
除了時間,孩子們吃飯、穿衣、購買學習用品,李秋會也越來越感受到經濟壓力,經常入不敷出。看到有些孩子冬天光著腳,她從垃圾堆裡找襪子;孩子要買拼音卡,她從藥店撿來硬紙盒自己做,做到半夜還做不完。做專職『留守媽媽』前,李秋會連拼音也認不全,現在已經記得滾瓜爛熟。
原來,李秋會的餐館全鄉最大,還有一排門面房,現在光在糧油門市賒的米面錢都有好幾千元。餐館和門面房的租金不夠用,李秋會就拿愛人在外打工的錢補貼,『一年貼進好幾萬元。』
6年裡,李秋會收留的孩子像『小候鳥』一樣,走了又來、來了又走,超過100個。苦苦支橕的她說,『我不乾了,有些孩子就得失學。』
『電力雷鋒』接力『留守媽媽』
走進李秋會為『小候鳥』築起的愛巢,宿捨(1)是幼兒園孩子的宿捨,宿捨(2)是小學生的宿捨。為了給孩子們晚上蓋被子,李秋會抱著自己的孫子就住在宿捨(1)和(2)之間的客廳。宿捨(3)裡是兩個初中生,6年前李秋會收留他們時,他們還上小學。
李秋會的愛人一開始很難理解她收留孩子的行為。『時間長了,孩子們圍著他,一口一個爸爸地叫著,他也接受了。』李秋會指著客廳門楣上方的『關愛兒童』四個大字說,『這就是喜歡書法的愛人寫的。』
2016年,看著一個人照顧幾十個孩子的李秋會實在忙不過來,曾經當過代課教師的同鄉陳月莉就主動白天過來幫忙做飯,晚上給孩子們輔導功課。
李秋會的善舉不僅影響了身邊的人,還感化著山外的人。2014年,國家電網欒川縣供電公司的電工在入戶巡線時,得知了李秋會的故事。隨後,『電力雷鋒青年志願者』主動與李秋會對接,除了捐衣捐物送文具,每個月還定期上門與孩子們開展『主題月活動』。
『我不求孩子們長大了能記得我。』雖然日子過得拮據和辛苦,但李秋會也很滿足。至今她還記得,有一次放學就圍著她的『小候鳥』們看見她的襪子、褲子破了,爭先恐後地說,『媽媽,等我長大了,給你買好多漂亮衣服。』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