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火箭發展藍圖描繪30年後航天運輸 可出現太空順風車
2017-11-17 16:00:4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付毅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火箭發展藍圖描繪30年後航天運輸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16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獲悉,根據該院規劃的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藍圖,到2045年,我國航天運輸系統將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空間運輸方式將出現顛覆性變革。

  作為中國運載火箭的搖籃,一院近日發布了《2017—2045年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路線圖》學術成果。

  按照規劃,2020年長征系列主流運載火箭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面向全球提供多樣化商業發射服務。其中,低成本中型運載火箭長征八號實現首飛,在役火箭完成智能化改造,商業固體運載火箭與液體運載火箭可為用戶提供『太空順風車』『太空班車』『VIP專車』等商業發射服務。

  2025年前後,可重復使用亞軌道運載器研制成功,亞軌道太空旅游成為現實。同時,空射運載火箭將快速發射能力提昇到小時級,智能化低溫上面級投入使用。運載火箭將有力支橕空間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空間站運營維護、無人月球科考站建設等。商業航天方面將建成集地面體驗、商業發射、太空旅游、軌道服務於一體的系統體系。

  2030年前後,我國重型運載火箭將實現首飛,為載人登月、火星采樣返回等提供支持。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兩級完全重復使用運載器將誕生,航天運輸系統水平和能力進入航天強國前列。

  2035年左右,運載火箭實現完全重復使用,以智能化和先進動力為特點的未來一代火箭完成首飛,高性能智能化空間運輸系統得到廣泛應用。

  2040年前後,未來一代運載火箭投入應用,組合動力兩級重復使用運載器研制成功,核動力空間穿梭機出現重大突破。運輸工具能有效支持大規模空間資源勘探和開發,小行星采礦和空間太陽能電站有望成為現實。

  2045年,組合動力單級入軌重復使用運載器研制成功,新型動力進入實用性開發,天梯、地球車站、空間驛站建設有望成為現實。在先進運輸系統支持下,針對太陽系內行星、小行星、彗星等目標的探索有望常態化、規模化開展。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