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擔當的國家改革發展戰略家
為推進21世紀國家現代化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發起的新一輪改革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他說。
30多年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中國崛起』這個當今地球上的最大奇跡,之後剩下的改革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從『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到『利益固化的藩籬』。
中國向何處去?境外一些人充滿疑慮。『經濟硬著陸』『金融風險爆發』『改革緩慢』『中國崩潰』等論調頻現。
引領改革開放新時代的習近平重任在肩。他引用諸葛亮的《出師表》表達自己的心情:『受命以來,夙夜懮嘆,恐托付不效。』他用『五位一體』『四個全面』來進行頂層設計和謀篇布局。他判斷中國經濟發展已進入『新常態』,為此在速度、結構、動力等方面要有新對策。
2013年4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正式成立,習近平親任組長。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說:『各個地方、各個部門很踴躍,提出了上萬條的改革建議。那麼重點集中在什麼地方呢?……最後總書記一錘定音,集中解決制度性的問題,集中解決社會矛盾比較尖銳的問題,集中解決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而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以後提的一直都是『基礎性作用』。討論時,有人認為新提法跨越太大,建議暫緩,最後是習近平拍板定論,實現了重大理論突破。參加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的學者回憶說,沒有習近平下決心,很多重大改革是難以出來的。
國企國資、戶籍制度、財稅金融、農村土地、公立醫院……一項項議論多年、阻力重重、牽涉深層次利益調整的改革接續啟動,以前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頭』被逐一砸開。
習近平推動『官邸制』寫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此前,對於這項改革,社會一直有呼聲,但遲遲沒有回應,因為這是向高級官員開刀,要得罪人。輿論稱,這是習近平『自我加壓』。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網站把習近平稱作『我們的組長』。5年來,他掛帥的機構主要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他還宣布將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
在每一領域,習近平都親力親為。他認真審閱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逐字逐句親筆修改。這樣保證了政出一門、意志統一,同時通過督察等措施,確保改革不淪為『紙上談兵』。
習近平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據中共中央辦公廳權威人士介紹,報送給他的請示,不管多晚,即使到了夜裡12點,第二天早上都能收到他的批示。
在習近平領導下,一個新型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正在中國逐步建立。它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國家創新、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開放新格局等系統化的戰略和安排。
為了讓官員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意義,他用中國游客到國外買馬桶蓋和電飯鍋的故事來給他們『上課』。
宏大而鮮明的改革總目標體現了習近平的戰略眼光:『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針對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理論回答和現實回應,著眼於為國家長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加完備、更加穩定、更加管用的制度體系,被輿論稱作『第五個現代化』。
從全面依法治國到美麗中國,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文化自信,習近平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了更為深入的部署。他力圖使社會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都能最終超越資本主義。這也體現在他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上。
從這個意義上講,習近平不僅為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謀劃出一條途徑,也為治理社會主義國家這樣的全新社會形態找到了有效對策。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