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偉大斗爭中形成的黨的核心
5年前就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時,習近平面臨的首要政治任務,是保證全黨服從黨中央,堅持中共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需要解決黨內尖銳而嚴峻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其中,腐敗是最大挑戰。在習近平看來,『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新時代的任何目標都無從談起。
從2012年12月初打響反腐『第一槍』,查處當選十八屆中共中央候補委員還未滿月的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到後來幾乎每月都有中管乾部被查處,最多時『一月打七虎』,習近平施出的鐵腕在中共96年歷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各國也極為罕見。
盡管如此,2014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周永康被宣布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立案審查,仍出人意料。之前很多中國人不相信中共能調查中央政治局常委級別的前任高層領導人。國際社會也不認為,上任不久的新官會有足夠能力與膽魄『擒獲』這樣級別的『大老虎』。
5年來,一批曾被認為是『鐵帽子王』的人物被反腐利劍挑落,除了周永康,還有薄熙來、郭伯雄、徐纔厚、孫政纔、令計劃。被查處的十八屆中共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達43人,中央紀委委員9人。
有人質疑中共反腐是『紙牌屋』。習近平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13億人民。』還有人稱反腐影響經濟發展。習近平說:『我看天塌不下來。』
僅從如此激烈的反腐之戰看,習近平的『接力跑』不是平平穩穩的,而是面對『斗爭』。這個詞,他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用了23次,大大超出以往頻次。
從2015年的『膠著狀態』,到2016年的『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如今中共反腐敗『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在海外,在逃人員紛紛陷入過街老鼠般的困境;在國內,數以萬計黨員乾部主動向組織交代自己的問題。
面對一些人『該松口氣、歇歇腳』的建議,習近平堅決表示不能『初見成效就見好就收』,要求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網民畫了一幅漫畫:習近平騎在『大老虎』背上,揮拳痛擊這只猛獸。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滿意度,已從中共十八大前的75%攀昇至2016年的92.9%。
習近平在人民中建立起威信,並不僅靠『打虎』『滅蠅』的成績。
2013年初,他看到新華社一份《網民呼吁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材料,隨即作出批示,要求『浪費之風務必狠剎』,並強調堅決杜絕公款浪費現象。經過5年持續努力,中共剎住了許多人認為不可能剎住的歪風。
中央紀委副書記楊曉渡說:『人民群眾原來說一年公款吃喝要吃掉兩千億,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治住它。就這麼一個「八項規定」出來,應該說這個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可以說『「八項規定」改變中國』。
習近平說:『人民把權力交給我們,我們就必須以身許黨許國、報黨報國,該做的事就要做,該得罪的人就得得罪。』這番話正是他心路歷程的反映。
浴火重生。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從『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再到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從『關鍵少數』向全體黨員擴展。
紀律處分條例和廉潔自律准則一體修訂,劃出紀律『底線』也標明道德『高線』。熱衷於關系學、厚黑學、官場術的人開始失勢。5年來,僅副處級以上『裸官』就清理5000多名。依據領導乾部能上能下若乾規定,調整縣處級以上乾部2.2萬多人。
2016年的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了習近平作為中國共產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的地位。輿論稱,中共這樣一個大黨治理一個大國,在前進道路上面臨那麼多艱難險阻,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就難以形成全黨意志統一,難以實現全國各族人民團結統一,就乾不成任何事情,更不可能創造人間奇跡、贏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習近平的大無畏戰斗精神來自他對馬克思主義的篤信。他的一位同事曾寫道,習近平的講話『充滿著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
2012年11月29日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博士學位的習近平主動向其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講起陳望道專心翻譯《共產黨宣言》,竟將墨汁誤當紅糖吃掉而渾然不覺的典故,並引述他的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他也從父母身上汲取力量。父親習仲勛和母親齊心都很早參加革命。他曾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即使身處逆境,『爸爸對共產主義的信念仍堅定不移,相信我們的黨是偉大的、正確的、光榮的。您的言行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前進方向』。他在回憶五六歲時隨母親買《岳飛傳》《岳母刺字》等小人書的故事時說:『「精忠報國」4個字,我從那個時候一直記到現在,它也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標。』
習近平年輕時先後寫了8份入團申請書、10份入黨申請書。他在20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