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災後重建中的九寨溝縣漳紮鎮漳紮村民房。
重建家園
加固維修,昇級老門面
『衣服破了就自己補好,房子壞了就想辦法修好。』11月13日,站在自家店門前,袁淵咧嘴做鬼臉,笑呵呵逗弄著小兒子。在他身後,一座二層樓的木質藏房已經打好地基,十多根約半米直徑的頂梁柱深深紮進地下,柱身上,五彩花紋初現木屋未來的精美。
袁淵的客棧處於村口的好位置,過去客人多的時候,每天晚上院子裡都會有篝火晚會。地震後,牆垮了,房子裂了,這個長著絡腮胡子的粗獷漢子,如今變得精瘦。收拾好心情,他開始熱火朝天地重建家園,『嗯,花花草草都要重新種。』
重建家園,這是目前整個漳紮鎮村民的關鍵詞。
在上四寨村,米德強家,垮掉的院牆已經被重新砌好,對於原本接近完工的兩座新房,全家人商量後,決定乾脆重新加固。在牙屯村,村口的游客中心在停滯修建百天後,工人們已重新動工,一磚一瓦,分外用心。
加固維修不能省錢,這是村民們的共識。在漳紮村,村民高高特意從重慶找來施工隊伍,這位51歲的藏族大叔,通過『貨比三家』,纔從重慶請來這支曾在汶川地震、蘆山地震中有過民房加固維修經驗的隊伍。
這次,高高不僅把自家受損的牆面、柱子進行加固維修,同時還重新裝修了一遍,貼上新瓷磚,昇級老門面。
最近,高高心情不錯,因為不但村裡有10多家村民找到這家加固公司,就連其他受損村寨也有慕名而來的,『我們都特別重視加固房子,你想,修好了,我們和游客都放心。』
如今走進漳紮鎮的大小村子,白天,男人帶著手套和安全帽,脖子上圍著汗巾,推著建材建渣來來往往,工地的敲擊聲遠遠近近;女人在家裡動作麻利地做著家務。
目前,漳紮鎮輕微、中度和嚴重受損的房屋都已基本完成維修加固,大部分村民從帳篷搬回家住。傍晚是炊煙的味道,忙碌著修修建建的村民們聚在一起,議論著自家進展。這是曾經繁華的村子,如今最熱鬧的時刻。
尋找出路
出門打工,盼景區重開
庭樹不知人離去,夏至還發舊時綠。
走進牙屯村,老樹懶散斜著枝丫,沐浴著11月的陽光。樹下,蔣昌鳳和姐妹坐在石碓上,閑聊中等著賣菜車經過。從帳篷搬回家後,以前每隔一天就會進村的賣菜車,恢復原本頻率。這天,她們想要買點新鮮蔬菜和水果。
午後四周靜謐,這對好姐妹的聊天細細碎碎。
『韋勝林去成都打工了,他在縣裡招聘會上找到的活兒,屋頭房子一修好就走。』蔣昌鳳有點動搖,眼下天氣漸冷,以往這時候,村裡人慢慢閑下來,烤火聊天,等待來年的旅游旺季。可今年,大家會討論以後的出路。
在漳紮鎮的13個行政村裡,牙屯村不算大,全村共47戶147人。之前,蔣昌鳳和其他大多數村民一樣,將家裡有著絢麗彩繪的客廳租給旅行社,一年能有一萬元租金。現在生意淡了,光靠出租房屋似乎不太現實。
相比牙屯村,漳紮村的旅游業務更成熟。
『之前借錢裝修新客棧,結果地震一來,客棧停工,錢也欠上了。』一位村民告訴記者,大家都期盼著景區重新開放,『我們想過,幾十年都在乾這個,以後還是想繼續乾。』
有著相同想法的還有蔣昌鳳,她從村上知道,以後村裡還是發展旅游業,打造馬幫營地新景點,同時逐步恢復村裡的客棧。
生活已經恢復,期盼從未離去。
蔣昌鳳是漢族,嫁給藏族丈夫這麼多年,她已經習慣並愛上酥油茶的味道。地震百天後,她的生活逐步回到從前的節奏,每天一碗酥油茶,做家務乾農活,等到了周末,就盼著兩個在縣裡讀書的孩子回家。
已經是臘肉飄香的季節,牙屯村的幼兒園在9月按時開學,這個只有6個小孩的『袖珍』園子,每天依然會有稚嫩歌聲傳出。
漳紮村裡,袁淵將以前的客棧招牌仔細收好,他並不准備換新名。在他心中,家鄉就和客棧名字一樣——九寨天堂,『九寨溝總會回來的。』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