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用事
輕信盲從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上當受騙?采訪中,記者向不同學子提出這一問題。小閆把原因歸因於『輕信』。她說,肖某是本地人,為人熱情,對他們這些外地來的學生多有關心照顧。這令自幼失去母愛、與爺爺相依為命的小閆十分感激。她管肖某叫『姐』,工錢什麼的從不計較,肖某讓她幫著『分』手機和貸款,她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小高上的是經濟系,本來有一定的頭腦,在以自己名義給肖某貸款買手機的時候,還曾要求肖某給出具字據。但肖某沒給她出,還給她介紹了一大堆同校學生參與的例子,盡管這些同學她『一個都不認識』,小高還是被忽悠了。
而更多學子受騙原因則可歸於盲從。女生小王被騙是因為見到小閆做了校園貸,『小閆是我閨蜜,我就信她。』男生小林則是因為,『見小閆也貸了,她是我班學習委員。』藝術生小石的理由居然是,『有個室友也貸了,她是個嚴謹的人。』
本案檢察官助理馬超認為,在校大學生生活環境相對封閉,學生之間信任程度高,同時社會經驗少,對犯罪行為的鑒別能力差,極易被犯罪分子利用。
社會閱歷淺
解決問題差
該案承辦檢察官畢文麗和檢察官助理馬超介紹,辦案過程中,他們深深地感受到涉案受害學生的不成熟。案件發生後,維權意識不足,維權手段缺乏有效性,發現被詐騙後,未及時聯系學校、媒體,或向司法機關報案,對嫌疑人抱有幻想。
案中部分學子曾一起找過肖某,要求其還錢。肖某花言巧語後,給學子們寫了一張白條,承諾還錢,學子們認為拿著這張欠條,到哪也能有理由向肖某要錢。在一份證據錄音中,兩個學生向肖某討債,一個女生『威脅』肖某說:『別以為我拿你沒辦法,你要是再不還錢,我就告訴我爸。』
法律意識淡薄
缺乏風險意識
事實上,兩名犯罪嫌疑人並沒有償還能力,只是『拍胸脯』說『我們上邊有高息放貸公司,用你們這些貸款拿去做高收益投資,沒有任何風險,肯定會如期歸還貸款本息』之類的話,學子們就信了。至於所謂的高息放貸公司是否存在、運營能力如何、兩名犯罪嫌疑人有沒有償還能力、有無財產,都沒有人去考證過。
在長達兩年的詐騙過程中,甚至沒有一名學子要求兩名犯罪嫌疑人簽一份合同或者協議之類的,更沒有約定任何違約責任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等,就這麼稀裡糊涂地把錢物貸來拱手送給兩名犯罪嫌疑人,而自己只獲得極少份額的手續費。
辦案檢察官畢文麗認為,法律意識淡薄仍然是當下大學生群體中亟待關注的問題。受害學子全部為成年人,用誰的名義貸款就應該由誰來承擔責任,本案的受害學生竟然對這一點呈現集體無意識,即使是案發後,不少學生首先想到的還是『我們是受害者,應該讓平臺給我們把錢免了,』而不是自己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檢察官建議
讓損失降到最低
檢察院偵查監督科的工作非常緊張,一樁案件從接手到作出是否批捕決定,只有法定的七天時間,不排除節假和公休日。這樁案件,一共十幾本卷宗,都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看過來,深入分析思考,辦案組成員乃至全科共同商議再做決定。即便如此,辦案檢察官還是承擔起了案件之外的社會責任。
寶坻區檢察院偵查監督科科長郭金中介紹,該案具有一般涉眾型詐騙案件的共性特點,嫌疑人犯罪成本低,僅通過一張宣傳紙,以學生口口相傳的形式騙取高額利益,同時又具有典型特征,被害人群體為在校大學生,嫌疑人利用校園貸這一形式,由騙取被害人財物向騙取消費借貸物轉變。由於該案的犯罪方式易復制,必須果斷采取措施,避免損失擴大。
為此,寶坻區檢察院向涉案高校發出檢察建議,要求學校及時披露和揭示此種詐騙方式,以免再有學生上當受騙;指導學生借助家人和學校力量及時償還貸款,以免影響個人征信;倡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摒棄過度消費和攀比之風。
涉案高校回復稱,已第一時間聯系受騙學生家長,請家長幫助學生還款,避免學生因思想壓力過大引發不良後果。該校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法制宣傳力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和消費觀,遠離『校園貸』。
專家
如何避免
類似事件發生
天津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魏健馨接受采訪稱,大學生做好如下幾點,能夠遠離騙局,保護自己權益。
首先,請勿輕信校內陌生人。大學校園具有開放性,大學生在校園中有機會接觸各種人,同陌生人交往時,涉及金錢往來、借貸事宜,不要被對方花言巧語所迷惑,要及時請教身邊同學、老師、家人,拓寬信息來源,有效識別騙局。其次,要有正確的價值觀。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大學生要牢記收獲源於辛勤的付出,切不可貪圖便宜和虛榮,同時,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不要一味地貪圖享受,盲目攀比。再次,需警惕信息泄露,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校園貸』常常是在本人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網絡時代,大學生的身份、信用等信息附著很多利益,不要泄露個人信息,防止被冒用。最後,增強法律意識,善於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一旦陷入騙局,要及時尋求家人、學校、律師和公安機關幫助,若涉及刑事犯罪,要及時報案,保留證據,尋求公安機關幫助。
法律專業畢業的馬超認為,本案的發生折射出校園貸層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校園貸種類繁多,貸款門檻過低,大多數校園貸平臺,在辦理學生貸款時,對學生的償還能力未加考慮。二是校園貸的審核機制流於形式,將不負責任審核的惡果轉嫁於學生身上。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