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劣的騙局學子緣何迷失
近日,寶坻大學城某高校曝出一起涉校園貸詐騙案。一對僅有中等學歷的夫妻,以校園貸為幌子設局,兩年時間裡,數十學子相繼上當受騙,把用自己名義貸來的款項或分期付款購買的手機,如數交到犯罪嫌疑人手中,換取極少的好處費。近日,寶坻區檢察院以涉嫌詐騙罪批准逮捕了兩名犯罪嫌疑人,初步統計,三十多名在校大學生合計有九十多萬元的貸款本息未還清。
寶坻區檢察院乾警在審查批捕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向涉案高校制發《檢察建議書》。案中,騙子的伎倆並不高明,甚至漏洞百出,但眾多的學子卻在相當長時間內對騙局表現出集體無意識,這究竟是為什麼?如何纔能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好處費做餌騙數十學子貸百萬
犯罪嫌疑人肖某、王某供稱,其二人從2014年起在寶坻區大學城某高校內做快遞收發生意,僱用大學生打工。2015年9月,二人快遞生意失敗,在學校經營美甲店也不掙錢,而且王某以前養魚蝦借的十萬元貸款也需要還,為解決虧空,二人打起了利用學生騙取貸款的主意,謊稱自家有高息貸款公司需要資金,讓在校大學生去網絡平臺上辦理分期貸款或通過分期貸款買手機,貸來的錢物如數交給其二人使用,其二人再給學子們數百至千元不等的好處費,並謊稱學子們的貸款本息由其二人負責償還。
數十名在校大學生用自己的學籍信息在名校貸、人人分期、佰仟金融等網絡平臺上注冊並辦理分期貸款,貸來的款項如數交給肖某;在愛又米、優分期等平臺分期貸款購買手機,辦下來的手機也交給肖某,肖某再轉賣到手機店,以此方式套取現金。每筆金額少則數千元,多達二三萬元。肖某還讓已辦理貸款的學生介紹同學辦理貸款,同時也給介紹的學生一些好處費,通過這種學生傳學生的方式,數十名學子先後卷進騙局,貸款金額以百萬計。
肖某王某用騙來的錢裝修、買車、買首飾,還去東南亞旅游了一圈。至於還款,他們起初還能『拆東牆補西牆』,通過新增貸款還以前的貸款,但隨著學生辦理貸款的增多,每月還款額也逐漸增加。2017年5月,二人資金鏈斷裂,無力償還學生貸款,貸款平臺紛紛找學生催款。6月底,眼看要放暑假了,學生們纔報警。其時,銀監會、教育部等部委剛剛出臺新規,限制校園貸。
目前,受害學子正在經受壓力。一份以『全體受害學生』名義寫的信中稱:『催債人員以征信威脅我們,這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受害女生小王說:『這幾個月我是怎麼過來的,這輩子都忘不了,天天被催債,很多時候感覺活不下去了。』
與受騙學子面對面
第一個受騙的學子
自己受騙還被同學認為是騙子
21歲的工科女生小閆一臉憨厚。她從大一起就在肖某的快遞點打工。上大二後不久,開始幫肖某『搞錢』,不但以自己名義辦了數筆分期貸,還拉十幾名同學『上道』。一筆給同學好處費300元至500元,她本人得50元,每月她向肖某要錢轉給同學還本息。肖某開始拖欠時,她曾拿自己的錢代部分同學還過貸款。
小閆有筆賬,截至目前,她已墊付2萬元,幫部分同學還貸款本息,她自己還有4.5萬元本息沒有還。『我每天都在不停地打工,上個暑假也沒回家,掙了錢就還點。』
現在每天被同學追著要賬,小閆的日子很難過。『最對不住的是室友,我倆本來關系最好,她相信我纔分期貸款買了手機,我幫她墊的錢最多,後來實在墊不起了,現在她把我拉黑了。』校園貸騙局事發後,有人給小閆的男友匿名發微信稱:『什麼樣的女孩找不上,偏找這種,早點甩了吧,大部分人都知道她是騙子。』
藝術系女生
嚴謹的室友也做了
漂亮的藝術系女生小石也是受害者之一。她與肖某、王某並不熟悉。肖某在校園做快遞收發業務時,她在肖某的快遞點取過快遞。她在這樁騙局『成熟』階段時成為受害人,『看到室友們都貸了,其中一個室友,是非常嚴謹的人,我覺得不會有問題,就跟著貸了,反正給好處費。』小石在四個網上平臺辦了分期貸。『現在我欠的本金是3000多元,加上利息就七八千元了,利息太高了。』小石家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父親原來做生意,本來家裡經濟條件挺好的,可在她初三的時候,父親的生意破產,家裡就很困難了。這次她不小心卷進騙局,又給家裡帶來損失。
精明的受騙男生
出於同學間信任
男生小林是受騙學生中較為精明的,卻也成了受害者。提及原因,他說:『小閆是我班學習委員,出於同學間的信任,就同意了。』
9月底,小林接受采訪時說,他目前已還了2萬元,還有3萬多元本金沒有還,加上利息是7萬多元,這筆錢對他的家庭來講很沈重。『我父母是個體戶,做小生意,家裡還有一個年幼的弟弟和80多歲的奶奶。』
可能是最後一個
案發前一個多月受騙
經濟系女生小高可能是最後一個受騙的。她於2016年11月租住到肖某家樓上,認出肖某是曾在校內乾快遞的『老板』。其時,王某在外面乾駕校。2017年3月,小高想學車,找到王某,還交了3000元學費。4月19日,肖某通過微信聯系小高,請小高到家後,當面提出讓小高『幫忙』分期買手機。轉天,小高在肖某陪同下,分期買了兩部手機,一部是苹果7plus,一部是華為mate9,全都交給了肖某。肖某只替小高還了兩個月的本息,就被抓了,被抓前不久,還約小高到家吃餃子。
價值觀偏差
愛貪圖小利
為了『招攬生意』,肖某曾在其美甲店貼出過一張『小廣告』,提示學生貸款可掙好處費。記者發現,每位學子在接受采訪時,都提到了好處費,他們有的家裡孩子多,父母收入微薄,為了給父母減負;有的是想改善生活,給自己掙點外快;還有的是因為別人都掙了好處費,自己『不掙白不掙』……理由不一而足。
馬超認為,部分在校大學生未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貪圖小利,為賺取嫌疑人給的好處費就幫嫌疑人辦理消費借貸,使其輕易落入詐騙陷阱。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