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提速』
各家快遞公司提速『法寶』各不同
快遞提速背後的秘密是什麼?記者調查了多家快遞公司,發現各家公司所用的『法寶』各不相同。
●法寶一:半自動分撥傳送帶
12日19時,記者隨太原市郵政管理局工作人員,來到位於太原市小店區的山西順豐速運小店分撥中心。
分撥中心大院內,已經有十幾輛印有『SF』標志的廂貨車,頭朝外,尾向內,整齊排成一排。停好的貨車將廂門打開後,不時有包裹從擁擠的轎廂內跌落。每一個敞開的廂門,都對著正在運行的傳送帶。而每條傳送帶前,只有3名工作人員在忙碌,兩人卸貨,一人掃碼,整個過程井然有序。
『我們現在采用的半自動分撥傳送帶,是提高效率的「法寶」。』山西順豐速運小店分撥中心中轉場經理李冠中說,此前,該分撥中心剛剛安裝調試好6條半自動的分撥傳輸帶,正好應對今年的『雙11』。
記者看到,站在貨車廂門與傳送帶頂端之間的兩名工作人員,將車廂內的快遞包裹,一件件取出放在傳送帶上,隨後,另外一人手持掃描儀,逐一掃描快件上的條碼信息。記者注意到,在他每次掃描後,旁邊的儀器會立刻彈出一張『路由標簽』,上面還會顯示三個數字,如『351』『355』,還有由字母開頭的『B24』『C25』等,隨後,他會將此標簽迅速貼到相應的快件包裹上。
『這些「路由標簽」相當於門牌號碼,上面的數字就是相應網點的代碼。比如在一個標簽上印著「351」和「B24」,前者表示這個包裹是發往太原市區的,後者代表萬柏林區。』李冠中說,快件包裹經過主傳輸帶後,會在『矩陣』中完成分揀,再通過不同的支傳輸帶,運送到相應的裝車地點,運往各自的配送網點。
『我們曾測算過,一個快件包裹從卸貨放到傳輸帶上,到掃描、分揀到不同的檔口,最後到達裝車地點,全過程大約1分鍾。』李冠中說。
●法寶二:智能化分揀成趨勢
卸車、掃描、分揀、再裝車……周而復始,這就是分撥中心分揀員每天的工作。尤其是在『雙11』等快遞業的旺季時,工作量大,最關鍵是要記住每個地址代表的網點,一旦出錯,你的包裹很有可能就會在路上多走幾站彎路。
『以前,主要靠人工分揀,高峰期時,分揀線兩側都站滿了分揀員。稍有一個環節速度放慢,馬上就會出現積壓,甚至錯分。』李冠中說,僅順豐,在全省就超過了300個網點,其中太原就有120個網點。這麼多網點地址,全靠人腦來記,難免會出點兒差錯。以前,有些消費者查看包裹物流詳情時,也許會發現自己的包裹明明已經到達本市,卻好幾天纔收到。這個問題很可能出現在分揀環節,是包裹被分錯了網點,繞了彎路。
但是今年『雙11』,山西順豐啟用了這個半自動分揀線,分揀全程實現了智能化。雖然進出的快件數量翻倍增加,但每個班的分揀員數量卻減少了一半,平均一個小時能完成分揀2.4萬件。更重要的是,大數據分揀出錯率非常低,基本不會出現包裹『走彎路』的情況。
●法寶三:擴大倉儲中心推遲截單時間
今年,好多在京東購物的人都驚呼快遞到得好快。京東到貨快的原因是什麼?記者采訪了京東物流山西綜合管理部的負責人解曉偉。
解曉偉說,2014年年底,京東物流在太原設立了倉儲中心,每年『雙11』之前,倉儲中心會提前准備一些銷售排名靠前的商品,也就是說,省內快遞是從太原的倉儲中心發貨,11時前下單的,太原市民在當天下午就能收到快遞,當天20時前下單的,第二天就能收到。『今年太原的倉儲中心擴大了一倍,分撥中心也增長了30%,這樣更加快了投遞的速度,不只太原的倉儲中心擴大了,今年京東還在臨汾和大同新建了倉庫,臨汾和大同的快遞從當地的倉庫發貨,投遞速度也更快。』解曉偉說,還有一個改變,那就是截單時間從16時推遲到20時,也就是說以前在16時到20時之間下單的用戶,在第三天纔能收到快遞,現在第二天就可收到快遞。
●法寶四:設立雲倉庫增加投遞員
中國郵政速遞物流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生產調度室的負責人侯少峰告訴記者,中國郵政與阿裡巴巴菜鳥網絡在全國重點區域設立了雲倉,雲倉有省分倉與區域分倉,寄到山西的快遞大部分是從離山西最近的河北分倉發的貨,換種說法就是以前是從一個點往全國發貨要用3至5天時間,設立了雲倉後,從雲倉寄出的快遞都能實現次日到達。
除了有雲倉的設置,郵政EMS在全國24個省62個城市的3782條線路推出『次日遞』服務,太原就在其中,不光如此,他們公司也擁有全省唯一的自主航空貨運專機,還在人員、車輛、信報箱及社會代投點等方面做足了准備。正是由於這些准備,今年『雙11』的很多快遞纔能實現當日或次日到達。
『「雙11」之前,我們就對各市的處理中心進行了昇級改造,有技術設備、軟件開發應用、自動分揀系統等方面的昇級改造。另外,總部還對每個省的快遞進行管控,制定了「雙11」旺季生產保障方案,全網投入、全網調控。』侯少峰說,除了這些,今年他們在最後『100米』的末端配送上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全省新招了240餘名投遞員,比如在太原地區就給投遞員們新配了100餘輛新能源汽車,比如在太原市區自建了300臺信報箱,實現對快遞包裹的批量投遞,比如與小區物業辦公室、傳達室、便利店等多個社會代投點簽屬了代投協議,目前太原市區裡的代投點近900個。
提高快遞『速度』是快遞業發展趨勢
『其實,這幾年,山西的快遞業發展很迅猛,就拿「雙11」來說,在它首次出現時,可謂是給了快遞業重重一擊,爆倉、滯留,很多快件延誤。但是近兩年,從消費者下單成功到收到商品,快遞中轉速度一直在提速,這個主要還得歸功於電子面單的推行以及分揀環節的智能化。』太原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一名工作人員介紹,隨著『電子面單』的使用,系統在打面單的同時會自動顯示該包裹具體的分撥路徑,不需要分揀員再去人工識別判斷。這樣,減少了快遞公司分揀員的工作量,加快了分揀速度。此外,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上線了半自動化的分揀線,大幅縮短了快件在分撥中心的停留時間。
對此,太原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李主任表示,根據最新統計,11月11日,全省各個快遞企業分撥中心進出的快件總量為291萬餘件,其中太原市為100餘萬件,已經明顯超過去年的數量。預計,今年『雙11』期間,太原市的進出快件總量會超過3000萬件,比去年同期增長50%。在這種情況下,快遞企業紛紛『上馬』智能化分揀設備,在減少人工投入的同時,也增加了分揀的准確率,減少投遞錯誤的幾率,實現了快遞的『加速度』,這也是今後快遞發展的趨勢。
本報記者路麗虹楊洲芬張夢瑩通訊員李晉傑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