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老外談】美國學者:中國為亞太區域發展注入新動能
2017-11-14 17:15:21 來源:國際在線  作者:哈維?佐丁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於11月10日至11日在越南峴港舉行。分析人士指出,這個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的國際組織有望借本次會議成為經濟合作、協同發展的新典范。

  亞太經合組織為區域內21個成員互聯互通、經濟增長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合作平臺。亞太區域總人口雖不到全球一半,但是其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卻超出50%。在實現平衡、包容、可持續發展及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中國都具有重要的發言權。

  11月1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給與會代表留下深刻印象。簡言之,這場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演講緊扣本次非正式會議主題,即『打造全新動力,開創共享未來』。在演講中,習近平就可持續發展、創新驅動、包容性增長、區域一體化、數字經濟等多個方面闡述中國立場,這些方面也是本次會議的重點議程,由此可見中國對亞太區域發展的高度重視及解決相關問題的誠意。

  當前,少數發達國家采取保護主義政策,再加上英國脫歐的影響,因此包括中國在內的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有責任維護好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

  上屆美國政府大力倡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在特朗普上任伊始即遭摒棄。雖然這有美國自身利益的考量,但是我們還應該認識到,雖然該協議預計涵蓋世界三成的貿易總量,但是沒有中國的參與,其代表性和影響力都是有局限性的。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留下的空缺由誰來彌補?正在談判中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無疑是個很好的選擇。該協定參與方包括東盟10國、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和印度等16國,談判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經濟技術合作、知識產權、競爭政策、爭端解決等議題。換言之,這個有中國參與的協定有望構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將極大降低區域內經貿活動的成本。

  如果《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在未來幾年順利成型,那麼更有實質意義的亞太自貿區建設將得到推進。這個自貿區將涵蓋亞太經合組織21個成員,包括中美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觀察人士普遍認為,本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另一大看點是就快速發展的跨境電子商務活動制訂標准及發展策略,這與各國經濟互聯互通緊密相關,也就是與『一帶一路』倡議緊密相關。『一帶一路』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這一倡議正在對全球貿易及跨境交通運輸產生深遠的影響。

  很顯然,通過本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將進一步提昇。習近平主席在參加相關活動時展現的大國領導人風范給其他國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東南亞國家曾就最有影響力的國家舉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未來十年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是中國而非美國。

  (作者: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高級研究員、美國ABC電視臺前副總裁哈維?佐丁翻譯:羅丹)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習近平出席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訪問越南、老撾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