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當前樓市調控的高壓態勢不能減
2017-11-07 10:21:3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劉志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房子如何保障住、防止炒(民生三問·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⑦)

  核心閱讀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將來,房地產調控會不會放松?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如何探索?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又該如何實現?

  住有所居,是全體人民共同的夢想。要實現這一夢想,需要做的工作可不少:要在房價出現過快上漲時及時調控,讓房地產市場實現平穩健康發展,要盡快補上住房租賃這一短板,讓租房客也能安居樂居,還要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為困難群體兜住底。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這一思路,為夢想的實現提供了一張美好的藍圖。

  建設中的樓盤(資料圖)。中新社記者駱雲飛攝

  問調控怎麼調?

  不能松口氣歇歇腳

  去年國慶節前後,各地為應對此前房價過快上漲的態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時至今日,無論是宏觀數據,還是親身體驗,都佐證著一個事實:房地產調控效果明顯,全國樓市已經出現明顯降溫——

  『漲』聲不再過響。截至今年8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同比漲幅已經連續11個月回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漲幅連續9個月回落,三線城市的漲幅也回落了0.3個百分點。

  銷售不再過熱。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速從今年年初的25.1%回落到1—9月份的10.3%,其中商品住宅從23.7%回落到7.6%。

  『我們預計,今年四季度全國房地產市場還將延續成交量增速回落、成交價格趨於穩定的走勢,全年房地產市場將保持平穩運行的態勢。』住建部部長王蒙徽表示。有業內人士分析,今後兩年市場仍將持續平穩,不會出現大起大落。

  那麼,調控是否就可以『松口氣、歇歇腳』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研究所研究員任興洲認為,從形勢上看,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性在提昇,但就特大城市、熱點城市來看,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投資投機衝動依然存在,短期內仍不能放松調控,仍要把擠泡沫、防風險放在重要位置。

  不少專家學者認為,當前調控的高壓態勢不能減。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目前采取限售的熱點城市來看,買房者購房後最早也需要到2020年纔能出售。這一措施明顯打擊了投機和投資需求,使得房地產的投資屬性降低,影響了短期獲利的可能性,對於加杠杆的投資者來說,風險越來越大。』

  王蒙徽介紹,住建部門正在研究建立房地產統計和市場監測預警的指標體系,『加快建立市場預警機制,加強監測和分析,指導地方保持房地產市場平穩。』

  問租賃咋鼓勵?

  積極探索租購並舉、共有產權

  前三季度,在房價漲幅收窄的同時,房地產投資依然在平穩增長。『在一二線城市持續調控、部分城市出現降價的情況下,三四線城市依然支橕了市場增量。』張大偉認為,正是『手術刀式』的政策,實現了市場的精准調控。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也表示,住房的基本屬性是消費,國家反對房地產投機的取向不會變,『但對於居民正常的住房需求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解決。』

  『房子是用來住的』,租房與買房都是解決『住』的有效手段。過去,我國房地產市場『重售輕租』。今年以來,為了補短板、強租賃,各地各部門紛紛出招。

  比如探索『租購同權』。7月中旬,《廣州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工作方案》出臺,提出『賦予符合條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學等公共服務權益,保障租購同權』。『租購同權』首次出現在我國地方政府的正式文件中。隨後,無錫、鄭州、濟南、北京等地也先後推出為租房者擴權的相關政策。

  又如規范和穩定租賃關系。長期以來,我國住房租賃市場上經營主體較為分散,租戶維權難、租房體驗不佳的問題較為突出。今年5月,我國首部專門針對住房租賃和銷售的法規——《住房租賃和銷售管理條例》的征求意見稿對外發布,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之中。8月以來,杭州、廣州、成都、武漢、北京等城市住建部門先後推出住房租賃監管服務平臺,意在讓租房更規范。

  租購並舉,是我國住房市場供需結構的內在需求。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分析,從需求端看,流動人口、新市民需求較多,租房需求很大;從供給端看,我國住房已經結束了短缺進入了飽和甚至過剩的狀態,有大量的存量房處在閑置狀態,『強調住房的居住功能,加快發展租賃市場,可以更好解決外來人口居住問題,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他表示,下一階段從增量來看,重點要發展『租』,但從整體結構來看,我國目前的『租購並舉』還是以購為主的,當然一二線城市租的比例要高些。

  租購並舉之外,各地政府也在尋求通過其他機制來引導樓市平穩發展,比如推出共有產權住房。這一方式下,政府和產權人各持一定的產權比例,但使用權屬於購房人,這樣購房人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實現住有所居。

  目前,北京市出臺了《共有產權住房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了未來5年供應25萬套共有產權住房的目標,著力滿足城鎮戶籍無房家庭及符合條件新市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上海市到去年底已供應共有產權保障住房8.9萬套,有效改善了城鎮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居住條件。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雪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