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至2017年(截至2017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共被引用1935萬次,與2016年統計時比較,數量增加了29.9%,超越英國和德國,前進到世界第二位。』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現場日前傳來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在當前的科技評價與測度中,科技論文作為科技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的系統總結和理論化結晶,仍然是衡量創新活動特別是基礎研究活動的主要分析對象。那麼,從最初在國際科技舞臺的默默無聞,到近些年來科技論文總量的不俗表現,再到如今科技論文被引次數躍居世界第二,我國的科技論文呈現出怎樣的發展趨勢?中國的科技創新活動釋放出哪些信號?帶著以上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所長戴國強。
中國科技論文的國際影響力持續提昇
根據《2017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與2015年相比,我國國際論文被引用次數排名上昇了兩位,超越英國和德國排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9.40次,比上年度統計時的8.55次提高了9.9%。
在戴國強看來,雖然中國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次數與世界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但『增長速度顯著超過其他國家,國際影響力持續提昇』。
值得一提的是,在22個學科中,我國材料科學領域的論文被引用次數已經排在世界首位,環境與生態學前進了1個名次,進入世界第二位——這使得2016年我國躋身世界前兩位的學科數量上昇到9個,其餘7個學科領域分別為農業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技術、數學、藥學與毒物學和物理學。『作為非常重要的兩個應用科學領域,材料科學和環境與生態學在我國實體經濟深化發展以及創建美麗中國方面,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戴國強評價道。
《2017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顯示:2007年至2017年(截至2017年10月),中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205.82萬篇,比2016年統計時增加了18.1%,連續第8年排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按目前我國和美國論文數量的增長趨勢,2020年之前,我國仍將保持在第二位,屆時排在世界前5位的國家將是:美國、中國、英國、德國和日本。』戴國強預測。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采用的統計標准,各學科論文在2007年至2017年被引用次數處於世界前1%的論文稱為高被引論文;近兩年間發表的論文在最近兩個月得到大量引用,且被引用次數進入本學科前1?的論文稱為熱點論文。截至2017年10月,我國高被引論文為20131篇,佔世界份額為14.7%,世界排名保持在第三位;國際熱點論文數為703篇,佔世界總量的25.1%,世界排名同樣保持在第三位。
中國已具備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的能力
大科學研究一般是指具有投資強度大、多學科交叉、實驗設備復雜、研究目標宏大等特點的研究活動。大科學工程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綜合體現,是顯示各國科技實力的重要標志。
據戴國強介紹,近年來,通過參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國際綜合大洋鑽探計劃、全球對地觀測系統等一系列大科學計劃,我國與美、日、俄等主要科技大國開展平等合作,為參與制定國際標准、解決全球性重大問題作出了應有貢獻。
來自《2017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的數據表明,我國國際合著論文佔比超過1/4,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產出的論文繼續增加。具體情況為:2016年我國發表的國際論文中,國際合著論文為8.3萬篇,佔我國發表論文總數的25.8%;中國作者為第一作者的國際合著論文佔我國全部國際合著論文的71.6%,合作伙伴涉及155個國家(地區),排在前六位的分別是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日本和德國,其中與美國合著論文數量佔我國全部國際合著論文的44.0%。
戴國強認為,隨著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增強,我國已具備參與國際大科學合作的能力。『例如,2016年我國作者參與發表的論文中,作者人數大於1000人、合作機構數大於150個的論文有225篇;作者人數超過100人且合作機構數大於50個的論文有496篇,涉及高能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氣象和大氣科學、生物學和醫藥衛生等學科。中國機構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27篇,合作伙伴分布於26個國家(地區)。』
中國科技工作者在科技論文與創新領域的不俗表現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高度關注。由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科叡唯安聯合研制的《世界看中國》研究報告顯示:美國科學家關注中國在化學、生物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物理學、基礎醫學、藥物學、環境、地學、能源科學技術等領域中,有國家級基金項目支持項目所取得的論文成果;英國科學家更重視中國在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和天文學等研究領域的論文成果;德國科學家最重視中國在能源科學技術領域產出的論文;而日本科學家所關注的中國論文主要集中在化學、生物學、臨床醫學、材料科學和物理學等學科。
『從以上幾個維度來看,我國均已築牢了科技論文體量世界第二的基礎,如今整體影響力也躍昇到世界第二,這表明中國的科技論文正從大數量向高影響轉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處於大好局面。』戴國強分析指出。(記者張蕾)
- 『冷資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多部門聯動 道外區再拆4.4萬餘平方米河湖『四亂』2021/09/09
- 網友爆料oner組合岳岳騙p:希望大家追正經明星2021/09/02
- 奧運冠軍張雨霏:隔離期間能打游戲太爽啦!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