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時評  >  新聞
搜 索
自信走好法治建設之路
2017-11-01 11:01:1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的法治事業,既與世界同向而行,又紮根於自身獨特的文明元素與本土資源,必將為世界政治文明的演進作出更大貢獻

  量變引發質變。伴隨近40年改革開放成就的點滴積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而與之相應的,法治也在新時代被賦予了更為艱巨的使命。

  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立足960多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土地,治理佔全球1/5人口的文明大國,圍繞發展、改革、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復雜交織,帶領著這樣一個國家昂首邁向偉大復興,這是人類歷史史無前例的治理挑戰。唯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纔能成功應對這一挑戰;唯有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纔能真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隨著改革步入深水區,前面還有不少『硬骨頭』。一方面,這五年來的中國法治事業做成了想了很多年、講了很多年但沒有做成的改革,真正是在涉險灘、渡難關。另一方面,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進程中,法治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仍無法滿足人民對公正法治的日益增長的需要,一些造成權力約束不嚴、司法公信力不足等現象的問題尚未徹底根除,全面依法治國任務依然繁重。

  改革,翻過一山又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這些年法治建設迎難而上,最關鍵的一條是黨的領導,新時代法治中國藍圖的繪就,更離不開黨的領導。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統一於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偉大實踐。的確,法治建設必須回答『為了誰』這個根本價值取向的問題,只有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纔能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始終行進在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方向上。

  走在新時代的法治建設之路上,中國人有著充分的自信。中國如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規模和速度,在人類政治文明史上都是罕見的。綜觀世界近現代史,凡是順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無不從法治中汲取制度力量,建設法治國家是世界歷史發展的大趨勢。『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纔知道』,中國的法治事業,既與世界同向而行,又紮根於自身獨特的文明元素與本土資源。這種務實而開放的心態,必將讓中國的法治實踐開創出一條更適合發展中國家走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路,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讓中國為世界政治文明的演進作出更大貢獻。

  《人民日報》( 2017年11月01日18版)

責任編輯:孫嵐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頻道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