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天津西於莊大街的梁炳旺,曾在上班時參加過社保。他下崗後,一直靈活就業,社會保險中斷了五六年。
去年7月,天津發布《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實施全民參保計劃的通知》,決定從2016年至2018年,在全市實施全民參保計劃。
登記入戶調查工作啟動後,梁炳旺得知自己屬於『本市戶籍中斷繳費人員』。調查人員告訴他:『直接到街道繳費窗口,補繳靈活就業期間中斷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就可以了。職工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了。』
『有養老金領,這下心裡踏實了。』梁炳旺的愛人表示。
全民參保,登記先行。《通知》要求在全市開展全民參保登記,建立社會保險基礎數據庫。應參保而未參保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城鄉居民和已參保但因各種原因中斷繳費人員,是登記的重點對象。登記工作中的任務,包括全力推動小微企業、私營企業、勞務派遣單位、微利行業等各類用人單位依法參保;著力促進現代服務業、電子商務與物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以及網絡就業創業等新型業態和群體積極參保;大力引導靈活就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主動參保;努力實現城鄉居民全員參保。
據幸福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協理員於振菊介紹,全民參保登記旨在整合城鄉各項社會保險參保信息,重點篩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中遺漏與重復的群體。
紅橋區人力社保局副局長趙連軍介紹,紅橋區成立了專項工作小組,為全民參保登記工作提供組織保障。一是將工作任務定向分解到各街道、各社區;二是開展全民參保宣傳活動,讓廣大居民更直觀地了解全民參保計劃工作;三是開展『百日入戶調查擴面專項行動』,工作人員結合保險擴面工作,向調查對象介紹相關政策,搭建繳費平臺,做到登記、宣傳雙管齊下。
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主任關信平說,全民參保計劃是為了提高參保率,彌補實施上的缺憾,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人民日報》( 2017年10月31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