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遙控垃圾桶投影鍵盤 95後學生改造宿捨變『太空艙』
2017-10-30 20:27:11 來源:大眾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95後學生改造宿捨變『太空艙』

  移動垃圾桶

  在『太空艙』中學習和睡覺;垃圾桶『隨叫隨到』;用桌子『代替』電腦;宿捨誰最後一個關燈、拉窗簾再也不用爭吵。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黑科技宿捨』的動圖在網上走紅,被多次轉發,大多網友以為這間宿捨的改裝出於學自動化的『理工男』之手,沒想到卻是一群學設計的『95後』學生創作。

  『黑科技』宿捨

  投影鍵盤會動的垃圾桶

  10月29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了北京理工大學中關村校區這間『傳說中』的『黑科技』宿捨,打開門後,北青報記者發現這間宿捨和其他房間無異,標准的4人上床下桌,那麼,『黑科技』究竟藏在哪?

  宿捨的宋善臺正在座位上修改論文,由於論文需要在15:30之前交,宋善臺特意從外邊趕回來,做最後的修改。北青報記者走近一看,他沒有開電腦,而是用手指在桌子上敲打文字。原來,他使用了『投影鍵盤』,打開這個工具,桌子上就會投出一個像鍵盤一樣的影子,在桌子的鍵盤上打字,通過藍牙,打好的字就可以顯示在手機屏幕上,文章修改完直接通過手機發到老師郵箱。『著急的時候就不用再等待電腦開機了。』宋善臺告訴北青報記者,如果早晨交論文的話,還可以把鍵盤『投』在床桌上,這樣『不出被窩也能提交』。『基本上桌子就可以代替電腦。』宋善臺說。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宿捨裡的垃圾桶有些與眾不同,下邊有4個?轆,『這是我們用遙控車的底盤改造的。』黃曉峰說,他學的專業是產品設計,對於產品的內部構造『門兒清』,他將遙控車的底盤安在了垃圾桶下邊,只要按一下遙控,垃圾桶就『隨叫隨到』了。

  黃曉峰在介紹『會動的垃圾桶』時,屋裡的空調自動打開了,溫度被調到了25℃/輔熱。然而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碰過空調遙控器,『一定是捨友在外邊開的空調。』黃曉峰說,宿捨裡有溫度傳感器,宿捨外的人可以通過手機感應宿捨溫度,通過手機控制宿捨空調,提前打開『預熱』,進屋時就不會那麼冷了。果然,過了一會兒鄧亞東回到了宿捨。

  夜幕降臨,18:30,宿捨的最後一個成員林宇楠也打完籃球回來了,他打開門的一剎那,屋頂上那圈LED亮了起來,窗簾也隨之自動拉上,看到北青報記者驚訝的表情,林宇楠介紹說,並非『自帶特異功能』,而是因為宿捨裡也裝有門窗傳感器,晚上回來的時候,只要一打開門,燈就會亮,窗簾也可以隨之拉上,這就省去了『摸索燈開關』的時間。

  投影鍵盤在桌上打字

  學生

  靈感源於宿捨日常生活

  『你看到的被稱為「黑科技」的使用,其實來源於我們宿捨日常生活的需求。』安裝『黑科技』的發起人鄧亞東告訴北青報記者。

  這群『95後』是北京理工大學大三的學生,今年剛剛從良鄉校區搬到中關村校區,住進了一個新宿捨,作為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學生,他們『不放過任何一次學以致用的機會』,商量著新宿捨是不是要『裝修一下』,恰巧鄧亞東在網上看到一個『奇妙宿捨改造計劃』的活動,如果創意被認可,就可以獲取一筆資金對宿捨進行改造。四個人一拍即合,決定拿出一個創意。四個人決定用『未來科技』作為創意的主題,將宿捨設計成『未來的模樣』。

  他們找到團委書記歐陽哲老師,由歐陽哲老師帶隊擬出創意方案,通過上網買材料、宿捨改裝,用了兩周時間全部完成。

  『我們的整體設計是一個太空艙。』鄧亞東說,他打開27日晚上拍的照片,宿捨四個同學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房頂中央的白熾燈被關上,從床邊和房頂四周延伸過去的LED燈帶閃著藍色的光,從門口看去,確實像是進了一個微型艙內。

  鄧亞東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個創意來自於《星球大戰》,電影中藍光的特效讓他『有一種身居宇宙的感覺』,於是他們把屋子的上游部分裝上了LED燈帶,打開開關時,也能泛起藍光。為了更好地襯托『這道藍光』,他們又在牆壁上貼了黑色環保壁紙,在地上鋪了灰色反光材料的地膠,『讓藍光從天花板到地面再到牆壁遙相呼應』。這樣的設計讓他們的宿捨生活充滿了情調,『就好像把宿捨搬到了宇宙中』。

  至於那些『黑科技』,都是為『未來科技』的主題設計,靈感都來源於生活。四個人都比較細心,把在平日裡在宿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匯總起來,借著這個機會在網上搜索相關的智能設備,把這些科技成果引進了日常生活中。

  『林宇楠的床離燈開關最近,每天他關燈後都要摸黑上床,於是我們就從網上搜到了智能開關。』鄧亞東說,這樣他可以先上床再關燈、拉窗簾,也可以調節燈的亮度,營造睡覺的氛圍。他們還有一個『起夜燈』,在黑暗中感應到人體運動就會亮起來,這樣夜間上廁所的同學就不會打擾到別人。至於網上調侃的那個『防火防盜防樓管』的報警器,鄧亞東笑著說,『沒有那回事』,其實就是一個感應系統,門外有人經過時警示燈會響,這樣宿捨戴著耳機的人也能知道『外面有人來了』。

  『但是這些「黑科技」都要在宿捨有電有網的條件下運行。』宋善臺補充說,宿捨一旦停電停網,這些『黑科技』就馬上被『拉黑』了。

  一推門,宿捨燈就自動亮起

  老師

  一直支持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

  根據有網友提出學生自己改造宿捨『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問題,鄧亞東回答說,做這些改造,沒有改裝宿捨的任何一條線路,即使裝了LED等,其功率在30瓦左右,『這與學校宿捨限定功率在400瓦至500瓦之間並不衝突』,LED燈也沒有網友想象的那麼費電,27日下午他們開了兩個小時,也用了『不到一度電』。

  學校宿管中心在28日對這個『黑科技』宿捨進行了全面檢查,發現沒有任何安全隱患,宿管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學校一直鼓勵和提倡在校學生美化居住的宿捨環境,但是同時,宿捨安全事關每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即使學生意識到改裝宿捨時不存在安全隱患,也要提前向宿管中心報備,由專業人員在進行全面細致地調查後,確定在沒有安全隱患的前提下,支持學生在宿捨裡『玩玩創意』。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團委書記歐陽哲告訴北青報記者,學院一直支持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意類的比賽,用寓教於樂的方式來豐富學生們的課餘生活,此次『宿捨改裝』,正是『這群有纔的孩子』從生活中發現創意的點,又能將所學的設計學專業知識用於實踐的成果。

  學生們在研究『裝修方案』供圖/馮煜輝

  對話

  鄧亞東:文科生

  也可以玩轉『黑科技』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4個大三學生用『黑科技』改裝了宿捨,目前的宿捨不僅有『太空艙』的特效,還有各種智能化裝置便於宿捨生活,他們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像是在演『科幻大片』,北青報記者對話改裝宿捨的發起人鄧亞東,他特別想強調的是,他們不是理工大學的『理工男』,文科生也可以用創意玩轉『黑科技』。

  北青報:你們之前接觸過這些『黑科技』嗎?

  鄧亞東:我們雖然是學設計專業的學生,但對這些『黑科技』很感興趣,經常在電視上、網上看到一些新的智能產品的廣告,包括我們學校理工科的學生也有一些科技成果,我們能近距離接觸到,所以其實對『黑科技』並不陌生。

  北青報:同樣是玩『黑科技』,你覺得你們文科生和理工科生有什麼不同?

  鄧亞東:我覺得理工科的學生側重於發明創造的過程,而我們設計與藝術學院的學生側重於用戶體驗部分。簡單講,就是他們『生產科技』,我們『負責使用科技』,就像這次改裝宿捨,根據日常一些實際問題,找到適合我們的科技,同樣能把『黑科技』玩得特別嗨。

  北青報:你們在改造宿捨時用沒用到所學的設計學專業知識?

  鄧亞東:當然用了啊。我們這次對宿捨的改造,不僅實用,也要美觀。比如『太空艙』部分,就是我們學室內設計專業的宋善臺設計的,他提出要『通過LED燈帶的線條延伸突出線讓艙內看上去更深一些』,我也提出要在桌子上貼一些藏藍色桌布,和頂上的燈光呼應,再把床往前挪動一點地方,呈現出『色彩的空間感』。

  北青報:你說你們這次宿捨改裝是『玩的創意』,你覺得創意在哪兒呢?

  鄧亞東:每天回宿捨不覺得是回宿捨,而是回『太空艙』,你覺得這個不是創意嗎?還有就是很多大學生覺得宿捨就是睡覺的地方,其實我不這樣認為,你在宿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都能影響你的『大學幸福感』,如果你根據一些問題,提出了自己的設計理念,並結合時下成熟的科技將理念變為了顯示,體驗獲得了最大化滿足,這就是創意。

  本組文並攝/見習記者劉婧 線索提供/朱女士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