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萬象
搜 索
學思踐悟十九大|大船集團這樣描繪中國制造十九大藍圖
2017-10-30 18:16:07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 曾繁華)全世界每十艘超大型油船中,就有一艘出自中國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其中很多船,都凝結著公司副總工程師、十九大代表關英華的心血。

  關英華。資料圖

  『截至目前,大船集團超大型油船總訂單87艘,交工73艘,數量超過世界超大型油船運營船隊總船數的10%,手持訂單排名世界第一,有時候一個月有三條船要交工。』這位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簡稱自己的單位為『大船集團』,顧名思義,生動形象。

  大船集團一年最多交船30多艘。資料圖

  『1990年我畢業參加工作,當時訂船的都是外國船東。』關英華娓娓道來,『當時我們的優勢是,既能達到國際標准,價格上和日韓相比又有優勢,可以說綜合性價比較高。只不過,那時候的建造效率和現在相比,肯定是偏低。』

  振奮!制造強國寫進十九大報告!掌握領先核心技術纔能贏得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要瞄准國際標准提高水平,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乾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我跟同事們深有同感,把它當做鞭策。在世界船舶工業的起落沈浮中,只有掌握領先的核心技術,佔有技術和質量優勢,纔就能贏得未來。』關英華說。

  關英華介紹,中國民用船舶建造實力雄厚。資料圖

  『十八大以來,中國造船可以說非常厲害了,已經是造船大國了。不僅效率方面,在民用船舶的性能指標、技術水平和建造質量方面也取得了突破,但是距離「造船強國」的目標仍有距離。只有把目前尚未掌握的高精尖技術掌握起來,纔能夠變成真正的造船強國。』關英華表示,好東西別人不會主動給,所以正如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所說,『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
 『這種前瞻性的、原創的、自主創新的技術,我們肯定要下大力氣去做,而且要過硬。這些都是制造強國和科技創新的基礎。』關英華說。

  怎麼乾?瞄准十九大報告擘畫的『創新型國家』藍圖!打造中國首艘超大型智能油輪

  『回到工作崗位後,我要學習宣傳貫徹好十九大精神,增強創新創業本領,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應有貢獻。』

  關英華透露,目前大船集團正承擔工信部『智能船舶1.0研發專項』。而『超大型智能原油船』作為項目的示范應用船之一,是整個專項最重要的成果展示平臺。
 『智能船是未來發展方向,現在,必須抓住創新機遇,引領和開拓都很重要,先把技術走通,一步步走紮實。等到自動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輔助決策越來越精准有效了,就會發展到無人駕駛船舶。』她說,『計劃在2020年前後,我們要成功打造中國第一艘超大型智能油船。』

  大船見證著中國國力日益增強。資料圖

  『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纔、科技領軍人纔、青年科技人纔和高水平創新團隊。』關英華說,大船重工集團已經建立了設計、工藝調試人員技術序列職業發展通道,依托博士工作站、技能大師工作室及各類產學研合作平臺,打造了一支素質優良、創新能力強的人纔隊伍。
關英華說,為打造大船集團民用船舶品牌,建設世界一流船廠,使中國成為真正的造船強國,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自己『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

責任編輯: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