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代表』開小灶
——河南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代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聽黨話、跟黨走,不怕吃虧,帶著群眾乾,乾給群眾看,同創業共致富!』10月29日,河南省修武縣五裡源鄉西板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八斤,向全村黨員乾部分享了自己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向老代表李連成討教的心得體會。
原來,10月26日,張八斤作為修武縣57名村黨支部書記之一,來到位於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的全國首家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參加在這裡舉辦的修武縣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暨農村乾部培訓示范班。
當天,連續四次當選黨代表的黨的十九大代表、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向參加培訓的各村黨支部書記,深入淺出地暢談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體會和心得。
『十九大報告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對咱們農民太好了!』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讓咱們圍著市場轉,市場需要啥,咱去種啥!』
『啥叫「一帶一路」?那就是咱們國家的人掙外國人的錢,外國人也能掙咱們的錢,互相發展,互相掙錢!』
…………
『下一步,咱們村支書咋辦?咋乾?第一,跟黨中央保持一致;第二,永遠跟黨走;第三,把村裡的活乾好,好好在家乾活!』李連成最後發自肺腑的話,贏得全場的掌聲。
臺上,李連成繪聲繪色地講;臺下,各村支部書記認真聆聽,交流會持續了一個半小時。
聽完『大班課』,午餐結束後,大家又把李連成圍起來,問這問那,上起了『小班課』。其中,各村支書最為關心的問題是土地承包。
『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讓咱們農民吃上了「定心丸」,推動產業適度經營,引導更多資金、技術、人纔流向咱們村子!』李連成一席話,讓坐在一旁聽講的張八斤心裡敞亮許多。
張八斤聽得不過癮,就與同鄉來培訓的河灣村黨支部書記王志平、南莊村黨支部書記王小軍約定,一起邀請李連成給他們仨開『小灶』。
10月27日早晨,他們剛一見面,當了六年村支書的王志平就打開了話匣子:『俺們村原來是軟弱渙散村,現在不亂了,村情穩定,但沒有集體經濟收入。』
『越窮越亂,治亂村,不是治亂,而是要有思路,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壯大村集體經濟。』李連成心直口快,打斷王志平的話語。『發展是硬道理,土地是咱們農民的本錢,要從土裡刨金!死腦筋不行,窮則思變,思想要開竅,要帶著群眾,到先進地區學習取經,然後再結合村情,謀劃好發展思路!』
『李書記,俺們村現在很像剛起步搞蔬菜大棚時的你。目前,一個投資260多萬元的蔬菜大棚項目已落戶俺們村。』王小軍接上話。他所在的南莊村原來是省級貧困村,今年剛剛脫貧,摘掉窮帽子。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於咱們種菜的來說,就是講求物以稀為貴。但如何把蔬菜大棚項目這件好事辦好,小打小鬧不行,大集體那種模式更行不通,要按照報告上講的「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來做;要找內行、請專家,全程指導服務蔬菜種植、銷售,杜絕菜賤傷農現象。產業興,百姓富!』李連成支起招來。『十九大報告講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咱們村支書是領頭雁,要當先鋒、做表率!咱們自己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有思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第二個,私心要小,不能害怕吃虧;第三個,勤快能乾,不能當甩手掌櫃!乾起來,咱們鄉村纔會富起來、強起來!』
(光明日報記者崔志堅光明日報通訊員崔紅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