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承包地到期再延三十年給農民吃了『定心丸』——訪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2017-10-26 13:42:27 來源:新華網  作者:董峻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10月26日電 題:承包地到期再延三十年給農民吃了『定心丸』——訪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新華社記者 董峻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引起廣大農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強烈反響和點贊。記者日前采訪了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對這一政策進行解讀。

  韓長賦說,這一政策安排反映了廣大農民的期盼,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農民既可以沈下心來搞生產,又可以放心流轉土地經營權,還可以安心進城務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預期也更穩定了,可以放心投入、擴大生產,改善農田設施條件,有利於形成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推進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

  我國農村土地已經進行了兩輪承包,大多數地區的第二輪承包將從2023年起陸續到期。為什麼十九大報告此時提出再延長三十年?韓長賦說,近年來農業人口大量轉移進城,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不斷增加,現代農業投入增加、設施建設規模日益擴大,無論是廣大承包農戶還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希望國家盡早明確土地承包政策下一步走向。這項政策及時回應了廣大農民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關切,充分體現了『長久不變』的精神。

  他進一步解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已開展了兩輪承包。第一輪從1978年開始,承包期十五年,最早的1993年到期。1993年11月,中央發文明確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延長三十年。2002年頒布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和2007年頒布的物權法都明確,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這次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這樣三輪加在一起,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將保持穩定長達七十五年,體現了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

  這一政策安排在時間節點上,與十九大提出的『兩個十五年』的階段安排高度契合。韓長賦說:『新一輪承包期到期,大體是第二個百年目標實現之時。那時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我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國家經濟和社會結構、城鄉人口和勞動力結構、城鄉關系、工農關系將會發生巨大變化,也將給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政策創造更好條件,留下重要時間窗口。』

  政策好還要落實好。韓長賦說,從現在起農業部門就將按照中央精神,認真學習、深入調研、加強謀劃,做好基礎性工作,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為把這一政策執行好落實好創造條件、做好准備。當前主要做好兩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這是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保證新一輪承包順利推進的基礎性工作。截至2017年9月底,已完成確權面積10.8億畝,佔第二輪家庭承包耕地賬面面積的80%。下一步,農業部將加強指導服務督促,確保在2018年高質量完成確權登記頒證任務。

  二是推進土地『三權分置』。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並行,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創新。目前全國已有十三個省份出臺了實施意見。下一步,農業部將指導地方繼續健全和完善配套制度,探索多種實現形式,真正讓農戶的承包權穩下去、經營權活起來,充分釋放改革紅利。

責任編輯:呂小忱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