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塔元莊、德勝村、駱駝灣、顧家臺、祥富裡……
這裡的百姓有話要對總書記說
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開幕以來,十九大報告成為13億華夏兒女熱議的話題。在河北各地,7470萬燕趙兒女懷著喜悅的心情,紛紛聚在一起,談變化、說感受、展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知之深,愛之切』。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6次視察河北並發表重要講話。10月18日早晨,尋著總書記的腳步,長城新媒體記者分赴正定塔元莊、張北縣德勝村、阜平縣駱駝灣村和顧家臺村、唐山市截癱療養院、唐山市路北區祥富裡社區,與大家共議習近平同志所做的十九大報告,重溫總書記的關懷。

↑塔元莊村民黃菊梅(中)和家人、鄰居一起觀看十九大直播。記者李書軍攝

↑黨的十九大代表、塔元莊村黨支部書記尹計平。記者張天虎攝
10月18日8點剛過,正定塔元莊村的黨員、乾部、村民代表就聚集在村民活動中心會議室,收看十九大開幕會。當習近平同志開始作報告時,大家凝神聆聽,生怕錯過了一個字。
『在電視中看到「老書記」,心裡感覺特別親切。聽了十九大報告,感覺特別得振奮!』71歲的村民黃菊梅激動地說。
黨的十九大代表、塔元莊村黨支部書記尹計平告訴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四年前就為塔元莊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把農業做成產業化,把養老做成市場化,把旅游做成規范化,在全國率先建成小康。如今,村裡的農民變成了『股民』,鄉親們的『錢袋子』鼓了,村集體的家底也厚實了。10多年前,村民人均純收入不足4000元,去年漲到2萬多元。過去村集體負債30萬元,去年收入1000萬元。

↑聽著報告,德勝村村民和黨員不時發出掌聲。張樹軍攝
當天,張家口張北縣德勝村同樣是一派熱鬧場面。全村老少放下手中農活觀看直播。更有一些乾部群眾迎風冒雨趕到村委會,坐在一起集中收看開幕會盛況。大家精神振奮,現場掌聲熱烈。
『今年我種了28個馬鈴薯大棚,每天早晨4點鍾起床,晚上7點以後纔回家,雖然很忙碌、很辛苦,但是很高興。我種的土豆長得很不錯,個兒大,產量高,預計年收入能達到10萬元。我們全家打心眼裡感謝總書記的關心。』53歲的村民徐海成說。
德勝村黨支部書記葉潤兵激動地說:『今年年初總書記走進我們村,給我們算了精准脫貧賬。今年,在省工信廳幫扶下,我們擼起袖子加油乾,馬鈴薯原種產業初具規模,村級光伏電站也並網發電了。德勝新村已完成28套建設,村人均收入達到萬元以上。』

↑駱駝灣唐宗秀老人與習總書記通過電視再次『見面"。記者李剛攝

↑駱駝灣村村民和長城新媒體集團記者給十九大報告熱烈鼓掌。記者李剛攝
2012年,習近平總書記到太行山深處的阜平縣駱駝灣村、顧家臺村看望貧困群眾,鼓勵乾部群眾『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並在駱駝灣村看望了唐宗秀老人。10月18日早晨,在阜平縣駱駝灣村,村民、黨員自發聚集到唐宗秀家,集中收看十九大盛況。
『通過電視看到習近平同志作報告,我心裡高興啊!多虧了他的鼓勵,多虧了黨的好政策,現在村裡的路好走了,房子也寬敞了,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跟著黨走,有盼頭!』唐宗秀說。

↑顧家臺村民聚精會神地聆聽習近平同志作報告。記者李剛攝
在阜平顧家臺村,正在收看直播的村民顧佔軍深有感觸地說:『老百姓就盼著生活越來越好,習近平同志的報告親切實在,我們對未來的生活信心十足!』『幾年前家裡還是破房子,如今都住上了新房,全靠黨的政策好呀!』村民顧寶平指著窗外一幢幢樓房說,『這些年顧家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老百姓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啊!』

↑楊玉芳、高志宏夫婦在唐山市截癱療養院。記者邢丁攝
在承擔唐山大地震部分截癱致殘傷員救治、康復和療養工作的唐山市截癱療養院,楊玉芳、高志宏告訴記者:『去年的「7·28」,總書記和我們親切交談,特別平易近人,直到現在,我好像還沈浸在那種幸福快樂之中。』
一年來,夫妻倆不僅生活有了變化,有了更多愛好和追求,同時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加嚴格,盡最大能力為社會多做有意義的事。『總書記說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路上,包括我們這些殘疾人,一個人都不能少。作為唐山人的代表,我和愛人更應該活出唐山人應有的骨氣。』楊玉芳說。
『這五年,我的工資漲了,環境變美了,生活越來越好啦!』在有著4142戶居民的唐山市路北區祥富裡社區,居民董桂明說:『國家大事我們都特別關心,尤其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咱祥富裡社區視察之後,我們更感到自己的心和黨緊緊聯結在了一起!』
社區居民王素珍覺得十九大報告貼近民心,『以前想遛彎,得走老遠去公園,現在活動場地多了,出門就是小公園,健身設施也完善了。不僅如此,這些年社會風氣也越來越好,咱老百姓的心情特別舒暢、特別開心!』(記者煙成群李書軍鄭世繁李艮春李剛張光明)

↑唐山市祥富裡社區居民王素珍接受長城新媒體記者采訪。記者閆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