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
一位不遠萬裡前來報道十九大的外國記者,在談到這次大會留給他的深刻印象時,不由自主地用不太熟練的中文唱出了心中所想。
黨的十九大召開,3200多名中外記者湧入人民大會堂,共同見證了5年來中國取得的不凡成績,熱切期盼著更多的中國思想、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中國共產黨敞開大門『對話世界』,開放與自信,鐫刻在『十九大時間』的指針上。
開通百米『黨代表通道』
『加深外國民眾對中國實際的了解』

十九大代表趙宏博、景海鵬、唐嘉陵(左起)接受記者采訪。(人民網記者柴哲彬攝)
18日凌晨6:00,淅淅瀝瀝的秋雨下個不停,溫度也已下降到了攝氏9度,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卻早已聚集了一大批記者,等待安檢後去搶佔最佳位置。
7:30在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開啟的百米『黨代表通道』,在黨代會歷史上尚屬首次。十九大期間,在重要時點上共開啟3次。
『黨代表通道』上,不僅有來自各地的黨政代表,還有來自基層崗位的一線人員;有言辭時而犀利時而幽默的專家學者,也有質朴純良略帶口音的邊遠村民;有『上天入海』『登頂世界』的高精人纔,也有『釘釘子』『守著三分地』的勞動工人……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共產黨員。他們帶著8900多萬名黨員的自信而來,帶著13億中國人民的重托而來,只為讓世界了解一個不一樣的中國。
『中共領導班子換屆選舉是否存在不成文的規定?』一位美國記者拋出了這樣的問題。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不急不緩、擲地有聲地回應:十八大以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忠誠、乾淨、擔當的要求,選人用人工作越來越規范,把關的工作越來越嚴格。
法國《北方之聲報》前知名記者、現政治評論員馬薩爾說,不少西方國家的主流媒體長期以來對中國的報道都不夠客觀,『黨代表通道』能加深外國普通民眾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了解。
開放源於自信,自信促進開放。從被圍被堵到主動向前,從只言片語到深度溝通,百米『黨代表通道』上展示了一個更加開放自信的中國。
開闢境外記者專用通道
『把最後一個問題留給外媒記者』

外國記者報道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人民日報記者雷聲攝)
無論是18日的開幕會,還是19日的代表團開放討論,一位頭戴紅色頭巾、身穿紅色套裝的身材高挑的迪拜中阿衛視女記者,時時穿梭在代表們身旁,引起了中外記者和代表們的廣泛關注。她只是此次參加十九大報道的1818名外國記者中的一員。
『這次出現了很多新面孔。』一位多次參加中國時政新聞報道的外國記者如是說。據十九大新聞中心統計,十九大外國記者人數比十八大時增長6.7%;外國記者來自134個國家,比十八大時增加19.6%,遍布世界五大洲。
十九大新聞中心副主任王冬梅揭秘了外國記者如此之多的『秘籍』:大會開闢了專門的『境外記者采訪申請系統』頁面,填寫了申請很快就能得到受理。
處處都彰顯了開放,滿滿的都是自信。
第一次啟用外媒采訪申請系統,第一次設中英文雙版本官方微信;
34個代表團全部如約開放, 6場記者招待會、8場黨代表集體采訪還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請這位外國記者朋友提問』『把最後一個問題留給外媒記者』『再加一個問題,請一位外媒記者提問』……
不回避,不躲閃;有思考、有深度;思路清晰、數據翔實、說服力強……這是一個更加自信成熟的中國共產黨,這是一個更加開放進步的中國。
敢於開放自信的背後
『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現場。(人民網記者翁奇羽攝)
『記者太多了,因為要維持秩序差點被擠倒。』人民大會堂的一位工作人員18日告訴記者,十九大開幕會剛剛進行了三分之一,中外記者已經在大會堂的二層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爭先領取中英文紙質版的十九大報告。
這份68頁、3萬多字的報告,首次邀請了9名外籍語言專家參加外文版的譯校。
凡此種種向世界宣告:中國共產黨的開放透明姿態前所未有,這個世界最大執政黨用自己的行為向世界展示了一種嶄新的氣象。
這樣的黨開放自信,這樣的黨最有力量。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十九大開放自信的姿態,是國家綜合實力不容置疑的『橕腰』,有充足的理由贏得尊敬和信任。
在極不平凡的5年裡,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天宮、蛟龍、天眼、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記得參加十八大時,還沒有高鐵,只好坐汽車,途中奔波用了4個多小時纔到南昌。現在從南昌到北京也只要6個多小時。中國速度讓人無比自豪。』來自一線的十九大代表、江西蘆溪縣源南學校黨總支書記龔德凌不無感慨地說,『我驕傲,我是中國人。我自豪,我是一名黨代表。』
回想起開幕會當天的情形,龔德凌依然難掩激動。他說,70多次掌聲,每一次掌聲都是肯定,每一次掌聲都是自信。『十八大以來,老百姓富起來了,中國強起來了,中國人民腰杆子更直了,國際舞臺更廣闊了。』
被同事稱作『杜小豬』的十九大代表、華大基因研究院黨委書記兼首席科學家杜玉濤表示,很激動能站上『黨代表通道』,與中外媒體記者面對面表達心聲,展現中國自信,彰顯實現偉大夢想的必勝信心。
十九大代表、上海大學校長金東寒在上海代表團開放討論時說,用故事讓中國自信入腦入心入行,受到大學生普遍歡迎,甚至出現一座難求的現象。
『今天的中國,正站在一個全新的起點上,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以更加開放自信的胸襟和氣度,以更加巨大的政治勇氣,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擔當,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引領著最大發展中國家,昂首挺胸邁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