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 實現銅川轉型發展
2017-10-23 13:47:02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人民網:郭書記,您好!感謝您接受人民網專訪。這幾天,全黨全國上下都在熱議黨的十九大,請您談談對學習報告的體會。

  郭大為:十九大報告是中國共產黨向全世界宣布中國進入新時代的宣言書,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治國方略,讓全黨同志長精神,讓全國人民長志氣,也讓國際社會紛紛點贊。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確立,必將開啟偉大的新時代。報告彰顯了黨的自信、國家自信和民族自信。習近平總書記的那種自信、清醒和堅定,體現了共產黨人,體現了我們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戰略定力和叡智作為。治國理政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條條都是真經,我們抓發展、乾事業都要牢記這十四條,這十四條每一條都是偉大探索,是我們黨理論上的繼承和發展,實踐上的砥礪奮進。

  陝西作為總書記的家鄉,大會後要帶頭學習,掀起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三秦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形成生動實現、奮力譜寫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人民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銅川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如何在轉型中做到『脫胎換骨』?

  郭大為:銅川作為革命先烈先輩創造偉業的革命老區,現在正在進行轉型。轉型是持久戰、攻堅戰,而非速決戰,轉型不是轉身。更要堅決按照中央的部署和省委的安排,實現轉型發展。

  一是抓好經濟轉型。2009年,國務院將銅川列為全國第二批資源型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我們抓住機遇,苦乾實乾,非煤產業佔比達到88%,在轉型績效考核中排在全國第7名,獲得優秀格次。在這方面,我們不放棄,不走回頭路,繼續抓好傳統產業改造提昇,抓好新興產業培育,特別是要抓好全域旅游產業發展,讓『好風景變為好光景』,真正通過產業轉型推動經濟轉型。

  二是抓好大美銅川建設。建設良好環境,必須上工程,這是我們多年來的深刻體會。2013年,銅川被列為全國第二批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幾年來,實施了節能減排典型示范項目91個,累計完成投資79.07億元,萬元GDP能耗連續三年下降超過6%,在國家績效考核中實現了『三連優』。2017年,被列為全國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示范區,項目總投資58.63億元。今年共實施7個項目(包含18個子項目),總投資28億元。我們控制煤炭、水泥產能,從2013年起不再新上水泥生產線,2016年關停了21家煤礦,煤炭去產能1058萬噸,佔到全省煤炭產能的36.5%。好空氣、好綠色、好藍天已經成為常態,成功創建為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示范城市,今年前三季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79天,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4天。好環境引來了朱?在銅川繁衍生息,2013年7月至今,已累計放飛62只,繁衍46只銅川籍朱?。銅川宜居水平連續5年排在全省前三,2016年被評為中國循環經濟十佳綠色發展城市。報告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我們要建設大美銅川,堅持抓環境保護、抓生態治理修復,同時要牢固樹立『絕不能拿生態環境拼輸贏』,既治標、又治本,上項目一定要上符合轉型、符合綠色發展的項目,落後產能、過剩產能、污染項目堅決不上。

  三是抓好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報告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習近平總書記講:『中醫藥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銅川是『藥王』孫思邈的故裡,我們把中醫藥文化作為轉型發展的一個突破口,從2011年起至今,舉辦了四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以節慶為平臺弘揚中醫藥文化、發展中醫藥產業,『藥王節』是陝西省保留的三個節慶活動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中字頭』中醫藥文化節。今年,我們與北京中醫藥大學開展戰略合作,正在謀劃建設全國野生藥材交易基地、中藥材加工技術培訓中心和中醫藥創業園。國家旅游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也將銅川確定為首批15家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之一。孫思邈中醫堂實現市縣鄉全覆蓋,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社會辦中醫試點。我們深感,文化節可以改變一座城市,使一座城市更加有溫度,給這座城市帶來的是人氣、財氣、靈氣。這條路,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要抓住國家實施健康中國的機遇,建設健康銅川。

  人民網:黨的十九大報告把精准脫貧作為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專門作出安排部署。銅川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上有哪些新的舉措?

  郭大為:脫貧攻堅是總書記最掛念的事,上上下下抓得都很緊。銅川三區一縣的建制算是比較小的,總人口84.72萬人, 2014年底農村戶籍人口42.38萬人,由於工業產業幾乎都是外來人口,對當地農村帶動作用不大,長期以來貧困發生率較高,2011年統計達到30.9%,有三個區縣都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其中,照金片區集中了6個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都在40%以上。發展纔是脫貧的硬辦法。我們始終把產業脫貧作為根本來抓,以『三變』改革為抓手,在培育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上下大氣力,培育引進了海昇集團等84家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土地流轉+就業扶貧+技術扶貧』的『海昇模式』,也得到了汪洋副總理的肯定。特別是在照金革命老區,我們堅持『紅色即民生,無傷痕開發』,通過照金紅色旅游名鎮建設,一次性解決了老區群眾的居住、就業問題,實現了產鎮融合、就地城鎮化。村委會、村民自願入股成立了照金村集團公司,『股份收入+土地流轉收入+商鋪租金收入+工資收入+創業收入』五種收入方式,讓貧困戶翻身變成了小康戶。2016年照金鎮人均純收入18000多元。我們將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為動力,進一步提振精氣神,把關懷變成動力,從嚴從實抓好脫貧攻堅工作,力爭走在全省前列,走在革命老區前列。

  人民網:上世紀30年代,革命前輩們在銅川創建了山區革命根據地。自此,紅色革命在這片土地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請問銅川在傳承紅色基因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郭大為:2015年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回陝西視察了照金革命老區,他指出『以照金為中心的陝甘邊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要加強對革命根據地歷史的研究,總結歷史經驗,更好發揚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習近平總書記還講:『發展紅色旅游要把准方向,核心是進行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讓乾部群眾來到這裡能接受紅色精神洗禮。』我們連續三年舉辦照金精神全國巡展,在北京、上海、沈陽等9個城市舉辦了18場展出。我們堅持『給乾部培訓就是給乾部政治福利』的理念,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延安乾部學院都在照金設有現場教學點和一些班次,我們也正在建設照金乾部學院。弘揚照金精神,提振銅川乾部群眾的精神,人有了精神,就有了力量,事業就充滿了活力。

  人民網:黨的十九大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提出了總要求,指出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請談談您的認識。

  郭大為:我們有一個體會,抓黨建就是抓發展,黨建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基層黨建,關鍵要抓住帶頭人隊伍。我們把村一級乾部的培訓作為一項制度來抓,建立了村乾部進黨校培訓制度,每年對村乾部進行集中培訓。我們加強『第一書記』隊伍建設,派出單位『一把手』每月聽取『第一書記』至少一次匯報,『第一書記』都感到受重視、有乾頭,這些辦法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完善提昇,把基層基礎打牢。

  同時,抓好乾部隊伍建設。抓乾部就是為了抓發展。我們堅持用制度、用程序選人用人,用好日常研判、考核結果、紀委掌握情況,看乾部一貫表現,通過重用乾事的人帶動更多的人乾事。堅持眾人看人不走眼,推行實名制推薦、全委會票決正縣職乾部等辦法,將乾部任職情況在新聞媒體公示接受監督,防止選人用人不正之風。我們堅持以責任制管責任人,抓住『一把手』這個『第一責任人』,推行了落實『兩個責任』記實制、黨組織書記『雙述雙評雙考』等制度。我們加強乾部監督管理,將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對象拓展到科級、村和社區乾部,乾部任用『凡動必核、凡動必談、凡動必考、凡動必訓』。我們建立了市級四套班子黨委(黨組)書記例會制度,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用制度保障『有話好好說』,形成相互監督、和諧乾事的政治生態。乾部隊伍是事業發展的基石,在乾部隊伍建設方面,我們將按照中央的大方針,結合銅川實際,不斷創新措施,真正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乾部隊伍,努力使乾部強、事業興。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