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0日電(徐寧)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發揮優勢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作為老工業基地之一的黃石市如何貫徹落實?需要克服哪些主要挑戰?十九大代表、湖北省黃石市委書記馬旭明20日做客新華訪談就此展開探討和交流。
馬旭明表示,黃石成功獲批國家首批產業轉型昇級示范區,這是黨中央對黃石這座老工業城市的關心和厚愛,也是黃石加快轉型發展的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推進方案,明確了項目化、清單化推進管理機制,總的目標是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初步建成先進制造業中心。
以下為訪談主要內容。
主持人:
今年4月,黃石成功獲批國家首批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轉型昇級示范區。按黨中央部署,生態文明建設、旅游服務業發展是老工業城市轉型的重要方向,作為首批產業轉型昇級示范區,黃石將在哪些領域進行探索,圍繞哪些重點任務如何開展工作,有沒有時間表?
馬旭明:
黃石成功獲批國家首批產業轉型昇級示范區,這是黨中央對黃石這座老工業城市的關心和厚愛,也是黃石加快轉型發展的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獲批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示范區創建工作,經過多次研究部署,已經形成了具體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
具體來說,將著力從以下四個重點領域積極探索:一是積極探索鋼鐵、有色、建材等傳統優勢產業改造和延伸產業鏈等產業轉型昇級的有效途徑;二是積極探索加快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三是積極探索通過加強與武漢等中心城市的合作以及『港城聯動』推動產業轉型昇級的有效途徑;四是積極探索綠色生態城市建設和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的有效途徑。
同時,圍繞這四個重點領域,明確了示范區建設的六大重點任務:
一是全面推進項目攻堅行動,堅持把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產業轉型昇級的主攻方向,精准策劃一批轉型提質的重點項目。
二是改造提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振興黃石制造』計劃,推進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建材等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提質增效。
三是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以『四新經濟』為引領,推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智能模具、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等產業邁向中高端。
四是加快推進生態治理,把長江大保護放在壓倒性位置,狠抓產業綠色發展,積極構建產業綠色發展體系,不斷提高城市生態宜居水平。
五是著力完善基礎設施,推進大通道、大港口、大樞紐、大物流建設,以『港城聯動』推進產業轉型,打造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多式聯運中心。
六是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創新平臺和創新型人纔隊伍建設,著力構建產業創新鏈,不斷推進機制體制創新,努力建設創新型城市。
關於時間表,我們制定了詳細的推進方案,明確了項目化、清單化推進管理機制,總的目標是計劃通過三年努力,初步建成先進制造業中心。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拿出『首批』的闖勁,作出『首批』的擔當,大力推進示范區建設,努力為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趟出的一條可復制、可借鑒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