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記者白潔、朱超)『中國過去五年的成就舉世矚目,一個經濟繁榮、和平發展的中國是世界之幸。』尼泊爾英文報紙《新興尼泊爾報》副主編蒂瓦裡說。
20日上午,前來采訪中共十九大的50餘位外國記者來到北京展覽館,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展覽自9月下旬開幕以來,參觀人員總數已達70萬人次。
『復興號』中國標准動車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一件件模型展品吸引著外國記者的目光,他們不時拿出相機、手機拍攝。
在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的展板前,烏乾達《新願景報》記者卡托和幾位非洲記者愉快地留下合影。
卡托說,過去五年來,中國在經濟、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領域都取得了巨大進步,國際地位顯著上昇。『很難想象這些成就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的。』
他說,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帶動別的國家一起發展。中國幫助烏乾達建設了兩座大型水電站。由中國公司承建,連接肯尼亞、烏乾達、盧旺達等國的東非鐵路網也正在建設中,『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人從中非合作中受益。』
兩天前,這些外國記者在人民大會堂聆聽了習近平所作的十九大報告。
蒂瓦裡說,報告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習近平強調『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提出的中國夢願景非常振奮人心。中國夢不僅是中國人的夢,也是與周邊國家乃至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成果的夢。中國繁榮發展,我們同樣能從中獲益。』蒂瓦裡說。
蒂瓦裡十分關注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他說,尼泊爾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沿線國家,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投資進入尼泊爾,提高當地互聯互通和貿易水平。
卡托認為,十九大報告提出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表明中國領導人對未來發展有著非常清晰、准確的認識。『我十分看好中國的未來。』
中國的脫貧攻堅經驗也是世界媒體的關注焦點。過去5年,中國有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在人類發展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跡。
埃塞俄比亞通訊社副總編葉勒說,中國的扶貧經驗對很多國家來說非常具有借鑒意義。『埃塞俄比亞正是借鑒了中國經驗,在過去20年中,將貧困人口從4000多萬降到2000多萬。中國是一個絕好的榜樣。』
同樣給葉勒留下深刻印象的還有中國人的勤奮和努力。『在我看來,「中國奇跡」的背後有著兩大關鍵因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勤勞的中國人民。』葉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