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裴春亮:要把弱者的心『扶起來』
2017-10-20 16:08: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董峻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裴春亮:要把弱者的心『扶起來』

  新華社記者 董峻

  『共產黨的為民風格又回來了!』孤寡老人原守玉這句話,觸動了裴春亮。

  十九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黨總支書記裴春亮,一個多月前去鄰村調研時,快80歲、拄著雙拐的原老漢跟他說了好一陣子村裡的新變化。

  『以前就是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原守玉對裴春亮說,『現在鄉上隔三差五來人問寒問暖、送這送那。村乾部更是在身邊關心備至。』

  中央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這個太行山裡乾旱少雨、土地貧瘠的村子,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乾部隊伍精神振奮。

  說起扶貧,裴春亮滔滔不絕:『扶貧先扶志。人無志氣,一事無成。扶貧也要扶智。志氣和智慧,缺一不可。』

  在他看來,提高貧困群眾的思想和知識水平是重中之重。貧困的主要原因是和學識有關、大多數人上學少。想要拔窮根,就要先從教育入手。一定要讓偏遠山區的教育盡快均等化。

  如何做到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反貧困的內生動力怎麼激發?裴春亮十多年來的經驗是——抓黨建。

  『抓黨建就是抓思想、就是抓生產力。這是拔窮根的實招和法寶。』他說,『村裡的黨員也有貧困戶。我們就黨員幫黨員,黨員又合力幫群眾。人對人、事對事,先富帶後富。』

  裴寨村的黨員每月組織一次政治理論學習、召開一次乾群聯席會、組織一次義務勞動,每季度則搞一次實用技術培訓。

  『農村黨員乾部不能等、不能靠,要主動作為,成為脫貧攻堅戰的主力軍。』裴春亮說,哪個村的黨支部強大了,哪個村就會快速脫貧。裴寨村的發展就是靠發揮黨支部的主體作用。

  2005年,已經在外經商辦企業多年的裴春亮,高票當選裴寨村村委會主任。那一刻起,他就在脫貧攻堅戰的最前沿帶領村民與貧困抗爭。建新村、修水庫、蓋大棚、搞工業、辦物流……12年來,他說自己『一天都不敢懈怠』。如今的裴寨村,實現了『人人有活乾、家家有錢賺、戶戶是股東』。

  『我是吃百家飯長大的。現在還是吃的百家飯。』裴春亮解釋說,小時候家裡窮,經常受村民接濟照顧。成長為企業家後,他懷著朴素的報恩之情反哺村民,後來越來越感到肩上的擔子沈甸甸的。現在作為村乾部,還是經常和村民一起吃頓家常便飯,了解大家的生產生活狀況。

  盡管去年裴寨村的人均收入增長到了1.3萬元,但這幾年增收的速度明顯放緩,這讓裴春亮有不小的擔懮。

  『再靠過去的老經驗不行了,產業結構要昇級,增收門路要擴展,質量效益也要提高纔行。中央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真是開對了藥方。』裴春亮說。

  他帶動村民種植鮮花,賣到了北京的新發地批發市場。他和鄭州的果樹專家搞產研結合,培育出白色的桑葚新品種。他還籌資5億元開發了寶泉旅游度假區,帶動周邊近百個農戶辦起農家樂,年接待游客數量突破120萬人次,成為國家4A級景區。

  他說:『只要把事兒乾到實處,就會有好多人擁護你。扶貧扶好了,就抓住了人心。要把弱者的心扶起來。』

  如今的裴春亮擁有一系列『身份』: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但他最大的夢想,仍然是在這片生他養他的太行山裡,帶領太行山區新鄉這一帶的老鄉,共同過上好日子。

  聆聽習近平同志作的十九大報告後,裴春亮非常振奮。

  『報告清晰闡明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他說,『我堅信「方向就是力量」,一定會在基層實踐中貫徹落實。』

責任編輯:呂小忱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