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國內  >  國內要聞
搜 索
十九大代表聚焦新型工業化道路:百年強國夢一朝成真
2017-10-20 10:27:47 來源:人民網  作者:仝宗莉 李楠樺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一百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裡為中國描繪了這樣的願景:要修建約16萬公裡的鐵路、160萬公裡的公路,開鑿並整修全國水道和運河……那是他心目中『發奮為雄』的中國。其實,從『哀民生之多艱』的屈原,到期望『公私倉廩俱豐實』的杜甫,再到預言『中國他日必以工立國』的梁啟超,國人『振興中華』的夢想代代傳承從未改變。

  歷史的車輪走過千年沈浮,又走過『萬馬齊喑』的近現代,終於走進了新中國。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發憤圖強數十年,終於迎來『天翻地覆慨而慷』。距辛亥革命百餘年後的今天,中國人民創造的諸多成就已遠遠超過了孫中山先生當初的設想。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他莊嚴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國富民強離不開堅實的經濟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10月19日,圍繞『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一主題,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苗圩,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楊傑,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錢煥濤,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接受了集體采訪。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集體采訪(圖片來源於人民網)

  四化同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工業發展,紮實推進工業轉型昇級和制造強國建設,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為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和綜合國力穩步提昇提供了重要支橕。

  習近平總書記也在多個場合多次提及『新工業』。例如2017年9月習近平在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提出,要共同把握新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機遇;同年7月在G20漢堡峰會上指出,要在數字經濟和新工業革命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打造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產品。在2015年12月中國接任二十國集團主席國時呼吁把握科技進步和新工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引領世界經濟邁向新一輪增長。2015年7月,習近平在同吉林省企業職工座談時更明確指出:『中國夢具體到工業戰線就是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把制造業搞上去,創新驅動發展是核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全球首顆量子衛星成功發射、長江三峽昇船機刷新世界紀錄、多軸精密重型機床、數控衝壓生產線等產品躋身世界先進行列,以及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長征五號首飛成功、首艘國產航母正式下水等系列成就讓世界一再矚目中國。

  東莞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機器人體驗館(人民網賈興鵬攝)

  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打造制造強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苗圩表示,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推動出臺並全面實施了『中國制造2025』,發展智能制造。

  2015年5月我國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分『三步走』建設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主要任務、重大舉措,為制造強國建設第一個十年提供了行動指南。資料顯示,此後兩年來,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指導下,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以去年為例,2016年我國制造業對外投資達310.6億美元。多家鋼鐵、銅等冶煉企業在海外布局資源開發項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較高技術水平的軌道交通、工程機械、汽車制造等企業紛紛到沿線國家投資,湧現出海爾、華為、聯想、中國中車、三一重工等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名品牌。

  中國的汽車行業也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據徐和誼介紹,中國的汽車行業已經連續八年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產銷國,汽車行業綜合實力、產業結構轉型、零部件產業配套能力諸多方面都取得長足的進步,與此同時,我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最大的市場,新能源汽車的水平目前也處在國際先進水平。

  徐和誼指出,為了更好應對下一步新能源產業發展,一方面要與國內新能源企業深度合作,另一方面也和國際上從事新能源產業的,不僅是整車企業,更重要的是圍繞著『三電』以及與新能源有關的這些國際企業進行廣泛合作。與此同時,科技創新是企業最核心最基本的東西,要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從戰術的角度可稱為『四個聚焦』,即:聚焦產品、聚焦技術、聚焦資源、聚焦市場。

  打通『最後一公裡』向網絡強國邁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橕。

  今年『五一』前夕,四川涼山的『懸崖村』傳來了好消息:村裡終於通上了寬帶網和4G,打通了『最後一公裡』。『懸崖村』與外界的聯系也變得更加緊密。楊傑在采訪中介紹:為解決懸崖村的通信問題,中國電信年初投入很大的資金,光纖入村之後,懸崖村村民可以看電視、上網,可以用4G手機,跟城市的廣大消費者一樣,享受很多的信息化應用。

  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中國電信累計投資近5000億,主要用於通信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很多投資都是直接覆蓋農村地區,我國行政村通寬帶的比例達到88%,行政村4G覆蓋也達到88%。在建設網絡強國、服務經濟社會信息化、扶貧攻堅、提供普遍服務、消除數字鴻溝,以及在一些危難險重、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提供通信保障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從電信行業總體情況來看,截至2016年底,全國光纜線路長度達到3041萬公裡,建成了世界最大的4G網絡,所有地市基本建成光網城市。

  苗圩指出,這幾年電信企業在提速降費方面工作力度相當大,效果也很明顯。未來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的獲得感。

責任編輯:孫嵐

【專題】十九大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