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19日電 十九大之後中央紀委打擊腐敗高官的工作重點在哪裡?官員『辭職下海潮』是真的嗎?『為官不為』的現實狀況究竟是怎樣的?……10月19日在黨的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行的首場記者招待會上,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楊曉渡和中組部副部長齊玉就加強黨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的諸多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熱點問題1:打擊腐敗高官的工作重點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十九大之後反腐工作如何開展依然是公眾關注的熱點。面對記者關於十九大後中紀委打擊腐敗高官的工作重點問題,楊曉渡明確予以答復,十九大以後,中央紀委打擊腐敗高官的重點仍然是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在重要崗位而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乾部,三種情況同時具備並且政治腐敗和經濟腐敗相交織的,是重中之重。
熱點問題2:高級領導乾部的監督問題
從嚴治黨,關鍵是抓住領導乾部這個『關鍵少數』。孫政纔等一批高官的落馬,是否意味著對高級領導乾部的監管還存有盲區或漏洞?發布會上記者的提問尖銳直接。對此楊曉渡不回避不遮掩,他坦言,管黨治黨確實曾經出現過一段『寬松軟』時期,讓孫政纔、蘇榮、王?、周本順這樣的腐敗分子有了可乘之機,但中國共產黨從來不諱疾忌醫回避自身存在的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下決心全面從嚴治黨,堅決打『老虎』拍『蒼蠅』,就是為了補既往的過。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要求抓住『關鍵少數』。
熱點問題3:關於『辭職下海潮』
社會上有一種傳言,說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壓態勢下,一些地方出現了官員『辭職下海潮』,事實是否果真如此?記者會上楊曉渡通過一組數字給予明確否認。他說,從統計情況來看,近年來公務員隊伍總體是保持穩定的,平均每年辭職人數僅佔公務員總數的0.1%或者0.1%稍微多一點,700多萬公務員每年辭職大概就是1萬左右,因此不存在所謂『辭職下海潮』的情況,『潮』也沒有形成。
熱點問題4:關於『為官不為』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對於記者提出的『為官不為』問題,齊玉回應說,應當承認,這個現象存在,但是必須說明,這在整個乾部隊伍中屬於極少數,是有些地方的個別現象。『為官不為』現象,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難以完全杜絕。主要是有些乾部對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認識不足、理解不夠,對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主動適應不夠,主動地調整自己的行為和作風不夠,因此出現不敢為或者不想為的問題。面對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要求,也有乾部確實不會為,不知道怎麼乾。對此最重要的是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同時努力強化正向激勵。
對這一問題,楊曉渡從『反腐敗會不會使乾部不作為』問題切入作了回應。他表示,乾部作為不作為首先在於他的責任感,也有一些乾部因為能力的原因,在作為上努力不夠,還有就是腐敗官員,他們往往是亂作為、謀私作為多,而不是人民需要的作為多。反腐敗只會讓乾部們更好地作為,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不要有非分之想、非分之舉,不要損害人民利益去謀自己的私利,認認真真地作為。